千年龙魂舞云梦:三节龙・跳鼓的千年传承路

2025年08月23日 14:07:01 中国城市网

在湖北云梦县城东十五华里的伍洛寺镇,流传着一项璀璨夺目的传统龙灯舞——三节龙・跳鼓。它如一颗深藏荆楚大地的明珠,历经千年时光洗礼,依然熠熠生辉。2011年,这项承载着古老祈愿与生命律动的民间艺术,荣登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古韵悠长:祈雨仪典化生民间盛景

云梦舞龙的历史,可追溯至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祈愿。古时云梦水旱频仍,人们对掌控雨水的神龙充满虔诚的信仰。最初的舞龙,便是向龙神祈求甘霖、佑护丰收的庄严仪式。岁月流转,这份朴素的祈愿逐渐融入生活的欢庆,演化为独特的民间艺术——三节龙・跳鼓。

其名源于龙灯独特的形制:一组表演中,一条威严的老龙引领着两条小巧玲珑的“小龙”。这两条小龙,各自由龙头、龙身、龙尾三节构成,故名“三节龙”。龙灯制作工艺精湛绝伦,是民间美术的集大成者。每一处纹饰、每一笔彩绘,都饱含吉祥如意、四季花开的美好寓意。它巧妙融合释、儒、道三教文化精髓与诸子百家思想,堪称一部立体的文化典籍,无声诉说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千年传承,舞龙早已超越单纯的求雨功能,深深融入云梦人的血脉,成为节庆盛典中不可或缺的华彩乐章。那翻腾的龙影,是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永恒期盼,更是祈福禳灾、向往美好生活的炽热情感表达。

1.jpg

云梦三节龙·跳鼓表演。

舞动乾坤:刚柔并济的视觉诗篇

三节龙・跳鼓的表演,是一场力与美交织的视觉盛宴。演出时,一条雄健的黄龙(老龙)昂首前导,两条灵动的小龙紧随其后。小龙的舞动尤为精妙:每条由三位舞者默契配合,分别操控龙头、龙身、龙尾。他们步调一致,动作浑然一体,将小龙的机敏、活泼与生机展现得活灵活现。

舞姿刚柔并济,气象万千。时而龙身高擎,如蛟龙腾跃九天;时而紧贴地面,似潜龙遨游深渊。舞者上身动作讲究圆润流转,双手紧握龙把贴身舞动,上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反复绕行“∞”字形。这使得龙身的运动轨迹圆转流畅,连绵不绝,宛如真龙穿梭于云水之间,神韵非凡。

其表演的独特性更在于对道具的巧妙运用。舞者常在板凳、石磙等狭窄或滚动的物件上施展技艺。在方寸之间腾挪辗转,既要保持平衡,又要完成复杂多变的舞蹈动作,这不仅是对舞者体能和技巧的极致考验,更是他们对这门艺术深入骨髓的热爱与坚守的明证。

而“跳鼓”则是这场龙舞的灵魂伴奏。鼓以杉木为围,蒙以牛皮为面,鼓侧有柄,为双面鼓。鼓手人数不限,一手持鼓,一手执槌。他们伴随着三节龙的舞姿,投足跃臂,且敲且舞。鼓点节奏铿锵明快,充满力量,与龙舞的翻腾起伏完美呼应,共同营造出磅礴恢宏、撼人心魄的壮观场面。鼓手们讲究“跳得高、打得响、吼得欢”,每一次奋力跃起,每一声震天鼓响,每一声激昂呐喊,都仿佛是与神龙的深情对话,祈求庇佑,更将现场的热烈氛围推向巅峰。

薪火相传:守护千年龙脉

面对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守护与传承成为时代赋予的重任。云梦县烟草专卖局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传承工作。他们延请资深艺人对年轻一代进行系统培训,确保技艺后继有人;将《三节龙・跳鼓舞》引入校园课堂,让非遗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志愿者们更是深入社区、学校、乡村,通过举办展览、讲座、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三节龙・跳鼓的悠久历史、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jpg

三节龙·跳鼓走进校园。

在一次社区非遗宣传活动中,当地表演团队的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居民。舞者们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表演形式令观众叹为观止。表演结束后,志愿者组织的互动体验环节,让居民们得以亲手触摸龙灯、敲击跳鼓,亲身感受非遗的脉搏与温度。参与者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家乡瑰宝的了解,更点燃了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云梦三节龙・跳鼓,这是承载着千年祈愿与生命激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梦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家园。它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与智慧结晶。在云梦县烟草专卖局志愿者们的悉心守护下,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必将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翩然起舞,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让千年龙魂永续,舞动不息!(胡哲)


责任编辑:韩利

云梦艺术文化舞蹈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