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服务银龄客户 情暖小店经营

2025年08月27日 18:03:52 中国城市网

在小城光山县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不少由老年经营者打理的小店。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小店铺,随着数字化经营的普及、经营者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面临着诸多不便。为破解难题,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们用一系列贴心、暖心、细心的服务举措,为银发店主们撑起了一片“无忧经营”的蓝天,让这份承载着生计与温情的小店生意,在岁月中愈发红火。

订货提醒“小闹钟”

“蔡奶奶,明天就是订货日了,您记得登录系统看看呀。”一上班,客户经理张少龙就翻开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拨通了零售户蔡祖林的电话。

“蔡奶奶、李大爷、曹大爷……周三订货,通知完毕!”在服务老年零售户的日常中,这样的提醒早已成为工作常态。针对老年客户记忆力减退、容易错过订货时间的问题,小张发明了“三提醒”机制:提前两天发微信消息,前一天打电话确认,当天上午再上门看看。像蔡祖林奶奶这样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小张就把订货日期写在红纸上,贴在柜台显眼处,旁边画个简单的日历图案。

“你们比我家孩子想得还周到!”蔡奶奶拉着小张的手反复念叨,“你们的服务好啊!细心又妥帖!”这朴实的话语正是对这份耐心最好的肯定。

3D60BA42-2F8C-4A63-BBA3-4090788DF7D8.jpeg

应急帮扶“及时雨”

“小陈,我这钱咋收不到了!”某天下午,零售户王正田大爷的电话带着明显的慌张。客户经理陈晨放下手头工作赶过去时,只见有位顾客在店内焦急等待,一见陈经理过去便着急地说:“你快看看吧,店里的语音播报没有响,这大爷非说我没付款!”

陈经理细细一看才知,原来是王大爷不小心误删了支付软件。陈经理一边帮着安抚顾客,一边重新下载安装,“手把手”教王大爷找到收款码,查看到了刚刚的收款账单。王大爷这才长舒一口气:“多亏你了小陈,我搞不明白这些东西,要不是你来得快,还得让人在这等半天哩!”

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突发状况时有发生:手机死机、网络中断、系统闪退,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是小麻烦,对老年零售户却是难迈的坎。为此,陈经理专门制作了“应急服务卡”,上面印着简单的排查步骤和联系电话,用大号字体标注“先按电源键重启”“检查路由器灯亮不亮”等实用提示,得到了老年零售商户们的一致好评。

陈经理不仅在小事上充当“及时雨”,在零售户需要的时候更是随叫随到。去年暴雨天,刘大娘的店铺漏雨浸湿了烟柜,陈经理赶忙带着大厅其他工作人员,拿着塑料布和吹风机冒雨赶来,一边帮忙抢救卷烟,一边联系维修师傅,直到天黑才把店铺收拾妥当。这些急人之所急的帮扶,让老年零售户们多了份踏实,少了份慌张。

E11C58E5-0AC1-4730-9334-A3CADB2FBDAE.png

小店焕新“助老行”

走进陈大爷的杂货铺,曾经杂乱的货架如今变得井井有条:常用的打火机、酱油摆在齐腰的“顺手层”,较重的大米、面粉放在低处的“弯腰层”,不常用的礼盒摆在高处的“踮脚层”,每层都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这是县局客户经理康银华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推出的“适老改造计划”的成果,根据物品的重量、大小、售卖频率等,将各类商品摆放在合适位置,帮助老年客户重新整理货架柜台。

考虑到老人视力不好,康经理便给他们送去红色油漆笔,让价签更加醒目不易褪色;根据各老年零售户腿脚不便、行动迟缓等不同情况,帮助他们根据店铺调整收银台和柜台位置,方便他们拿货取货;考虑到周边居住的老人会来店里歇歇脚,便为老年店铺投放了便民服务包,配备放大镜、雨伞等物资供周边居民使用。看着改造后店铺里更顺畅的客流,听着老人们“现在进货、卖货都不费劲了”的感慨,康经理深知,这些看得见的改变,正让老年零售户的经营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服务老年零售户,从来不是简单的商业往来,而是用真心换真心的过程。当基层服务人员把他们的难处记在心上、把他们的需求扛在肩上,那些重复的讲解、琐碎的帮扶、细致的改造,终将汇聚成温暖的力量,让“银发终端”在时代变迁中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文/杨冬薇 图/杨云画)


责任编辑:尚瑞琳

光山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