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双职工家庭子女“看护难”问题?兴福街道以党建为笔、以民生为墨,创新勾勒“专业托管+多元服务”的育人画卷,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用有温度的民生服务书写基层治理新答卷。
政策落地有声:从“忧居”到“优居”的民生答卷
作为落实“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兴福街道将假期托管纳入“兴火·共治”公益项目清单,通过“党组织搭台、社会组织唱戏、志愿者补位”的模式,构建起覆盖楼宇、商圈、社区的“15分钟托管服务圈”。首诺·城市之光楼宇党委联合专业社工机构打造的“e起童行”夏令营,聚焦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开设团队协作、科学探索等7大主题课程,10天时间让200余名企业职工子女实现“托管+成长”双丰收,用“小托管”托起“大民生”。
首诺城市之光e起童行版画课堂。
首诺城市之光e起童行中医课堂。
服务创新有招: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供给革命
“以前托管就是看孩子,现在能学急救、练游泳,还能逛艺术展!”家长李女士感叹道出服务升级的密码。街道打破“配餐式”服务惯性,依托人民建议征集平台,推出“点单-派单-评单”全链条机制。街道红十字会青少年公益夏令营里,蓝天救援队专业讲师手把手教学急救技能,杨柳春风党支部链接专业游泳场地与专业教练,“海豚计划”让孩子们在泳池中掌握生存技能,龙湖郦城社区“财智启蒙课”通过情景模拟培养金融素养,西城时光艺术之城研学之旅,让青少年在大师作品中触摸文化根脉。这种“党建+专业服务+志愿力量”的模式,正是对“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求的鲜活诠释。
杨柳春风社区党支部“海豚计划”。
槐荫区蓝天救援队科普应急救援技能。
协同共治有方: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治理升级
在兴福街道的托管版图上,政企社校正奏响和谐共鸣。绿地中央广场社区“绿地小树苗成长营”帮您带孩子,东营银行城西支行送来反诈课堂,民艺馆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30余家单位组建的“美好兴福公益项目”合伙人,将托管课堂延伸到城市的每个文化角落。这种“社区主导、多方赋能”的机制,不仅盘活了辖区资源,更让青少年在多元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注入青春动能。
绿地中央广场社区“绿地小树苗成长营”。
东营银行城西支行反诈宣传课堂。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兴福街道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假期托管为创新切入点,通过提供安全无忧、内容充实、便捷可及的托育服务,切实将民生“关键小事”办成百姓满意的“暖心工程”,让“党建红”点亮“童心梦”,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幸福底色更加鲜明。
(通讯员: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