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梯田稻浪翻滚的季节,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的“素英便利店”就开门了。王素英系着蓝布围裙,指尖麻利地拂过柜台,把烟盒、零食码得整整齐齐;陈马信蹲在门口,帮村民分装防虫药,一边装一边念叨:“这药得按比例兑,傍晚撒在稻根旁最管用。”
这是“素英便利店”陪着云和梯田的第27个年头。从最初十几平方米、货架简陋的小铺子,到如今能住客、卖农资、帮便民的“乡村小枢纽”,铺子的模样换了又换,可夫妻俩眼里的热乎劲没减——守着这方小店,守着梯田边的烟火,也在日子里慢慢琢磨着“变”,把平淡日子,过成了云和梯田里最暖的烟火气。
起步:守“安稳生计”之心 变“小铺格局”之貌
1998年,王素英和陈马信守着“挣口饭、求安稳”的朴素心愿,租下林业站对面十几平方米的屋子,开起了便利店。旧木板钉的货架上,只码着几瓶散装白酒、几包盐和饼干,简单得不像个正经铺子,却成了他俩逐梦的起点。
2000年,看着生意没起色,夫妇俩心一横,顶着欠债压力,好不容易贷到一万元,决定做批发生意把店撑大。熬了两三年,总算盼来烟草证——柜台里立马添了红绿相间的烟盒,熟客们瞧见了,天天来光顾,生意慢慢有了活气。陈马信天不亮就去镇上进货,王素英守店到半夜,不到十年,硬是还清了欠债,攥着最后一张还款单,俩人手都在抖。
可刚松口气,搬店的愁事就来了:旧店离学校太近,按规定得换址。夫妻俩蹲在店门口愁,搬店容易流失客源不说,光搬货、装水电还得花好几千元。好在烟草客户经理连着三天上门,拉着他们算客流:“新址靠村口,过路客多还能辐射农户”,又细讲烟草政策,还帮着量店面尺寸、规划货架摆放。俩人总算放了心,咬咬牙搬了家。
图为素英便利店现址。
转型:守“本土根基”之情 变“仓库闲置”之忧
作为土生土长的白云谷人,陈马信一直觉得“在镇里做生意,得有块自己的地盘”。2009年,他盯着批发生意的好势头,特意买下小店附近一栋三四层的房子,当成副食品批发仓库。那会儿批发生意稳,100多家实体店等着配送,仓库堆得满满当当,夫妻俩总说“这是咱的底气”。
可没几年,崇头镇人口慢慢减少,依赖的实体店一家家关门,副食品批发渐渐“不香了”。恰在这时,云和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梯田边的游客多了起来。夫妻俩盯着闲置的仓库突然开窍:“改民宿!”
说干就干,陈马信爬梯子刷墙、换旧窗;王素英把灶台拾掇得锃亮,当起“游客食堂”,她煮的手工土面,撒上一把葱花,香得游客直咂嘴,都夸“像家里的味道”。不少人吃顺口了,临走还想带几包土面、几包香菇回家。这一来,不仅民宿人气旺,还带动了农特产品销售,连朱村土面老板都讶异:“你们家的面怎么卖得这么快!”
陈马信在民宿里多了个“活地图”身份。景区的路绕,手机导航常“迷路”,他就拿出小笔记本,凭着对梯田的熟,一笔一画绘“马氏地图”。住客在网上评价:“民宿叔叔太用心了!不仅帮我们做攻略,还画了从民宿到七星墩的地图,连走多少步台阶都标得清清楚楚,跟着走准没错!”
图为陈马信递交游客手绘地图。
开拓:守“乡亲需求”之念 变“服务边界”之限
陈马信早就是镇里公认的农业种植“土专家”,平时村民种庄稼遇到问题,都爱来问他。瞧着乡亲们买农资要跑好几里地,他心里又动了念头:“不如再开家农资店!”
要干就得正规,王素英专门抽时间学习,考取了农药植保证,夫妻俩2021年正式接手了农资店。
新店刚落地,云和县供销社就主动上门帮扶,农资店成了供销社合作分社。那会儿供销社正推“采供销”模式——后来这模式还在全省推广,两口子照着做,农民住再远也要把农药、化肥直接送到他们手里,从没耽误过农时。
疫情期间,农资店还被省粮食供应局定“粮食应急供应网点”,要扛下三乡一镇的粮食供应。那段时间,陈马信开着小货车连轴转,再晚都要把粮食送上门。到2022年,店里凭着规范经营和贴心服务,又评上“丽水市5S农资店”,招牌一挂,乡亲们来买农资更踏实了。陈马信摸着招牌,眼里满是欣慰:“只要能帮上乡亲们,值!”
升级:守“经营初心”之诚 变“店铺功能”之效
2023年,在烟草公司城乡卷烟营销网络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夫妻俩守着“实在经营、贴心服务”的初心,顺势而“变”:应客户经理徐煜的邀请与指导,将小店打造为梯田农网示范线路的零售终端之一。
一答应,变化就找上门:旧柜台换成亮闪闪的新样式,老招牌换成统一标识,还配上了数字化管理工具,软硬件一起升了级。更贴心的是,烟草公司还帮忙添了物流自提柜、复印机,村民取城乡快递、印资料,再也不用跑远路,小店慢慢成了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
王素英现在说起升级后的变化,嘴角总带着笑:“游客都更信咱了!别家烟再便宜,买高档烟还得来我这,说咱这儿正规、靠谱。客流一涨,连我家民宿生意都跟着沾光!”常来买东西的村民也念叨:“有了这家店,不出村就能办不少事,太方便啦!”话里满是踏实的幸福感。
图为改造后的素英便利店柜台区域。
27年,泥瓦房变成了亮堂堂的店铺,夫妻俩的头发添了白霜,可“素英便利店”的名字没改,守着梯田烟火的初心也没改。那些“变”的,是更齐全的商品、更贴心的服务,是从“卖东西”到“帮办事”的拓展;而不变的,是清晨开门的准时、待人的真诚,是藏在柜台后、田埂边的,最懂乡村的暖。(作者:汤佳琪、陈晓芬、张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