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绘就“十五五”美好未来

(中国)城市学年会·2025暨第十五届城市学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2025年09月21日 20:31:23 中国城市网 康克佳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助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 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9月21日上午,由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城市学研究会和天元公学主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25、天元教育论坛·2025 开幕式暨第十五届城市学高层论坛”在浙江杭州天元公学西站校区剧院举行。本次年会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绘就‘十五五’美好未来”为主题,聚焦推动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杭州范例贡献智库力量。

image.png

本次年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天元公学改革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国家健康与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理事长于康震;河南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等参加年会活动。

本届年会延续历届高质量、高规格的传统,多位两院院士参加年会开幕式及相关会议,部分嘉宾通过视频方式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作演讲。

会议现场成果丰硕。中国人口学会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国市长研修学院杭州教学研究基地正式揭牌。此外,2025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探索之星奖、“西湖金奖进青年·2025”优秀组织奖、第十届“两宋论坛”暨城市历史景观优秀研究成果奖、第十五届“钱学森城市学(天元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金奖”、第十五届“西湖城市学金奖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五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及钱学森城市学特别贡献奖揭晓并进行颁奖。

image.png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在会上作题为《城市生命 智慧复兴》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发展应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以城市更新为核心路径。他强调城市更新需以人民为本,尊重居民意愿,保护城市基因,避免大拆大建。以上海世博会为例,他展示了老厂房转型、减少拆迁的实践,并以AI技术推动智慧治理,实现功能协同与众脑共治,并通过生态修复与文化重塑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对城市全生命周期的呵护。

image.png

林建华

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华作题为《教育中的困惑》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教育具有私人属性与公共属性的双重本质,应以“学以成人”为基础,促进个人发展并满足社会需求。他指出当前教育面临如公众焦虑与社会声誉下降等多元诉求与现实困境。因而,在知识开放与人工智能时代,大学必须打破学科、学习和校园边界,融入社会,推动教育模式变革,注重思维培养而非单纯知识传授,以实现真正的教育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image.png

王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作题为《新时代城市更新的理论方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城镇化已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城市发展必须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他强调,城市更新是推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面临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等多重新挑战,应精准评估空间多元价值,注重精细设计和可持续运营,通过城市体检找准问题,因地制宜推进四类空间更新。政府、市场与社会需共同参与,才能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image.png

孙景森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浙商研究中心主任孙景淼作题为《持续推进杭州城市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杭州应在“十五五”时期继续通过“市域一体化”提升城市能级,构建主城高端集聚、同城两新融合、融城深度协同、联城绿色共富的“四个圈层”差异化发展战略,并依托“两廊两带”新质生产力布局,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同时,需继续完善“一主六辅三城”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融合,破解主城虹吸强、县域辐射弱的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

image.png

张大卫

河南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作题为《城市更新:激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我国的城市化仍在深入推进阶段,且存在区域不平衡、户籍城镇化滞后、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他强调,应依托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解决职住分离、中心区衰退、交通连接不足等挑战,并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闲置空间活化、社区化服务配置提升城市活力与韧性。同时,呼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参与机制,保障城市可持续投资与建设。

image.png

杨卫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作题为《八八战略与数智城市》的主题演讲。他系统阐述了“八八战略”与数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强调通过发挥浙江体制机制、区位、产业、城乡协调、生态、山海资源、环境和人文八大优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他提出,数智城市应涵盖经济、社会、管理、文明等多个维度,实现高品质生活、高流动性、绿色可持续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构建现代化人民城市,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image.png

于康震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理事长于康震作题为《以县城为笔 绘融合新卷》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县城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载体,应进行如卫星城、专业县、农业县等形式的分类发展,并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培育提升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应继续推动户籍改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维护农村权益、促进要素双向流动。从而以县城为抓手,强化政策、资金、土地和人才保障,久久为功,推进城乡融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image.png

王培安

国家健康与人口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作题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及其实施路径》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等挑战,但拥有人口基数大、素质持续提升等优势。因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其核心内涵包括: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合理分布,这需要聚焦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发展银发经济,并构建新型婚育文化,以全面提升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能力。

image.png

潘云鹤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作题为《杭州:立于AI的潮头》的主题演讲。他提出,中国应把握AI2.0时代的“神秘力量”,如杭州凭借深厚的数字经济和民营经济基础、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丰富的AI企业生态,以及区域协同优势,已成为全国AI五大核心城市之一。他建议杭州抓住风口,强化与宁波的双核联动,推动“AI+”融合、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全球AI创新高地,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


责任编辑:乔妙妙

城市中国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唤醒城镇历史街区 赓续传统文化根脉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准确把握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重点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字节跳动凌晨公告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把握“低空蓝海” 芜湖借势“高飞”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