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深化物业党建联建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2025年08月27日 17:53:15 中国城市报中共襄阳市襄城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以“红色物业”提质增效行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城市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通过强引领、抓管理、补联动,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动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蝶变跃迁。

党建引领

激活治理原动力

加强顶层设计。襄城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红色物业”全过程,构建区级统领、街道统筹、社区统管的“三统”联动工作机制,搭建自上而下、一贯到底工作格局。制定“红色物业”实施方案,从组织设置、运行机制、工作保障等方面配套出台办法、规则、指引20余项,为小区治理工作架梁立柱。

深化组织联建。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49个城市社区划分网格党支部215个,下设楼栋党小组673个,延伸设立党员中心户1849个,推动党建工作进楼入户。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选派党建指导员的方式,组建物业企业党支部13个,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35家物业公司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

激活业主组织。发挥社区党委在业委会组建和换届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推动组建物管会7个,成立业委会35个,完成业委会换届13个,全区党员业委会成员占比过半的业委会达64%。试点推行互信制物业,通过向业主还权赋能,实现业主、业委会、物业企业互信共进的善治格局,试点小区物业服务满意率大幅提升至93%。

服务增效

构建幸福共同体

打造服务阵地。襄城区坚持“合理利用、节约高效”原则,通过配建、改建、共建等方式,因地制宜建成便民服务阵地479处,集成供给党建、治理、服务项目等230余个。引导网格员、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群团组织等下沉便民服务阵地,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公益课堂、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扶贫帮困等服务,打造便民、开放、共享的服务阵地。

扩大服务覆盖。根据小区类型,因地制宜灵活采取统管、接管、直管、自管、助管的“五管”模式,有效扩大物业覆盖率,全区专业化物业管理小区达587个,无人管理小区实现动态清零。鼓励业主与物业企业通过协商优化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12个小区落地专业维修、管家服务、家政保洁等差异化服务项目,推动实现物业服务“质价相符、适配得当”。

拓展服务供给。开展“物业服务+”活动,将物业企业纳入社区合伙人力量,组建便民服务平台,累计开展爱心义诊、康养服务、文体娱乐等服务430余场次,惠及居民群众8000余人。推行“智慧暖‘新’”行动,组织社区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信息录入智慧平台并推送至物业企业,实现新就业群体人员刷脸快速进小区。

机制赋能

淬炼服务硬实力

健全交叉任职机制,推动深度联动。襄城区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物业管理人员兼任业委会指导员,鼓励业委会成员担任物业企业独立监事,实现交叉任职全链路闭环。目前,全区23家物业企业与社区、业委会共64名党员群众实现交叉任职,进一步深化三方联动、多元共治格局。

优化协同运行机制,实行多方议事。推行“1+3+N”议事模式,每月由社区党委牵头召开联席会。小事易事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议定,大事难事由社区党委前置研究后,视情况邀请街道、住建、城管等协商解决。联席会商、分级决策机制高效解决物业矛盾、环境整治、安全隐患等问题580件。

完善评议监督机制,提升服务品质。严格落实物业企业月抽查、季测评、年考核机制,定期对物业企业进行考核验收、评星定级,先后通报批评物业企业27家,督办问题73件,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3个。深化企业信用信息运用,将企业信用与物业招投标、行业评比等奖惩机制有效衔接,倒逼排名靠后的8家物业企业提升服务品质,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25日第26版)


责任编辑:越玥

业委会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