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党群服务“走心” 群众办事暖心

2025年08月27日 17:53:57 中国城市报中共厦门市湖里区委组织部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翔鹭社区暑托班开展古厝建筑科普课。

红色经典阅读、机器人挑战赛、古厝建筑科普课……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优势,定制专“暑”服务,在群众“家门口”开办55个暑托班,让孩子们过上快乐又充实的暑假。近年来,湖里区坚持以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整合空间资源,优化服务功能,切实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注重统筹规划

建设服务阵地矩阵

加强整体规划,打造“15分钟近邻服务圈”。湖里区按照“全域覆盖、均衡布局”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分布和党员群众需求,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科学确定各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和选址。近年来,先后新建江头、禾山2个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及新港、枋湖南等1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加强与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新增航空工业产业园、海上世界、绿牌新天地园区、新景地大厦楼宇等4个园区(商圈、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的“5+59+8”的“15分钟近邻服务圈”。

整合利用资源,丰富党群服务功能作用。打破部门、单位、组织之间的壁垒,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资源融合共享,倡导“一室多用”,促进党群阵地空间的高效利用。注重链接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辖区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整合周边场所或共享阵地平台,提供养老助老、就业咨询等服务,扩大党群服务半径,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力丰富了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延伸。积极整合辖区内各类空间,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向小区、城中村延伸,确保服务阵地更大范围辐射周边党员群众。围绕党组织作用发挥,紧贴党员群众需求,按照近邻党建先进小区党支部“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要求,推动建设215个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点,占全区有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的小区总数的58.6%。结合建设网格工作室(站),推动城中村建成23个党群服务站点,就近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

加强阵地建设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推进阵地建设规范化。出台《湖里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从标识标牌、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创新服务等8个方面,推动全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2024年,全区清理街道社区各类标识牌子2128块,实现基层减负与治理效能的双提升。加强对在建党群服务中心指导,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装修设计,严格把关,确保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对已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时,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完善设施设备。

强化服务功能多样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及时了解居民、企业和新就业群体需求,形成需求、资源、活动“三张清单”,常态化开展理论辅导、文化宣传、技能培训、矛盾调解、治理沙龙,以及写春联、包粽子等特色活动。注重把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服务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和企业的前沿阵地,在全区遴选19个党群服务中心提供143个共享创业工位,为有创业意向的居民提供就近就便、免场租的办公场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全区77个党群服务中心(站)设置流动党员报到点,建起59个“益骑驿站”。2024年以来,全区党群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近邻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50万人次。

深化基层治理协同化。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居民自治的重要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居民议事厅、协商议事会等民主协商机制,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和自治意识。同时,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禾山街道枋湖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居民议事厅“南厝人家”,固定每周三开展“周三解‘南’”议事会,共商共议、推动解决小区环境整治、停车管理等问题。

实现品牌建设特色化。实施品牌创建工程,鼓励各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地域文化、产业特色和党员群众需求,通过开展特色党建活动、培育特色社会组织、提供特色服务项目等方式,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形成“一中心一品牌”发展格局,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形成了以禾山社区“幸福禾立方”、海上世界“党建聚能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扩大了党群服务中心在辖区居民、企业等群体中的影响力,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迈入“快车道”。

用好用活阵地

探索新型管理服务模式

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为破解党群服务中心以主动输出服务为主、运营资金依赖财政投入等现状难题,今年湖里区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分两批赴上海、成都等地,专题学习党群服务中心先进运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率先出台《湖里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改变以往购买社工服务的传统模式,让渡出合理空间,由企业或社会组织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合作运营等方式,以“公益+低偿+市场”的形式运营,有效激发了党群服务中心的自治活力。

引入专业化服务力量。聚焦居民养老难、托育难、入园难等问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引入专业养老托幼机构,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参与,向辖区居民提供养老助老、托幼托教等专业化服务,建立起以金山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金尚社区“天地·金尚托育中心”等为代表的专业服务体系。重视党群服务中心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形式,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师等专业资格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

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智慧化理念融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各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建、治理、服务多种功能,运用自助服务终端机、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终端机,落实预约服务、全程代办和“一窗办理”“一次办结”等服务机制,打造“云上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圈”。另外,部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智慧党群服务平台,整合党建信息发布、党员教育管理、群众服务需求受理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图片由厦门市湖里区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25日第25版)


责任编辑:越玥

社区功能民生社会组织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