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西岗区:城市提质焕新 民生幸福加码

2025年09月22日 16:08:13 中国城市报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白云街道拥警社区召开党建联席会。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一路街道林茂社区“小巷管家”为居民提供磨刀服务。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幸福新社区”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实施“幸福新社区”建设“优化提质”工程,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抓机制强化、阵地优化、成效转化,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好去处,共享“家门口”的“新幸福”。

紧抓机制强化

统筹资源强动力

西岗区充分发挥制度机制作用,始终把政治引领放在首位,放大基层治理功能,提升服务能级,努力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组织体系织密建强。坚持区、街道、社区三级上下联动,完善五项工作机制,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组织机制、以自治共治为手段的整合机制、以服务功能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安全稳定为根本的治理机制、以舒适宜居为目标的长效机制,5个试点社区已全面建成。24名区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联系服务社区50次,帮助解决33个“幸福新社区”建设难题。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联系服务到网格,累计深入社区网格306次,帮助解决网格问题186件。区街两级成立工作专班,召开“幸福新社区”建设协调推进现场会,开展“幸福新社区”建设拉练观摩活动。

建设方案赋能提速。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幸福新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组织所有社区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批赴先进城市学习考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制定印发《西岗区关于开展“幸福新社区”建设工作方案》,涵盖五大方面11条具体工作举措,凝聚起22个单位的资源力量,着力打造N个幸福“新元素”。坚持“一社区一方案”,精准设计各社区建设思路和活动载体,打造民乐社区“乐在民乐”、港湾社区“青春港湾”等党建品牌。开办“西岗党建”微信公众号“幸福新社区”建设工作专栏,全方位展示各社区工作经验及动态,目前已发布10篇经验信息。确定10个“幸福新社区”建设先进社区,持续打造典型标杆;确定3个基础相对薄弱的社区,采取“四个一”措施给予重点帮扶,不断提升全区“幸福新社区”建设质量。

紧抓阵地优化

因地制宜聚合力

西岗区立足党员群众的所需所盼,有效融合社区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为党员群众提供党群服务、政务服务、文体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等,持续做强党建引领下的“融合共促”“一站式”幸福阵地。

载体活动多姿多彩。实施十大“幸福行动”,即组织引领强基行动、网格智治赋能行动、物业提质增能行动、自治共管聚力行动、文化润心惠民行动、康养善育优享行动、平急一体应急行动、除险善治平安行动、创业就业筑梦行动、城市更新焕颜行动。积极链接部门单位、爱心企业、党员志愿者等资源,多元打造“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全区49个社区均已形成“幸福新社区”建设具体方案。民乐社区以建设全省首个规范化建设的社区级综治中心为依托,成为全市首个“无讼社区”创建示范点、全市首家基层法院“一窗通办”(社区)联系点。港湾社区建设大连市首家青年发展型社区,打造“YOUNG范”青年行动品牌;建设西岗区“港湾科技工作者之家”,助力船舶、智能装备、海洋食品“三大产业集群”培育。

多元主体握指成拳。深化“七携手”党建品牌,以“携手推进社会治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驻区单位提供资源,参与基层治理,今年以来建立资源清单355个、需求清单323个,签订项目清单316个,解决实际问题309项,切实提高对接精准度。建立网格党支部492个,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1159人、楼院党小组长1351人、党员中心户1182个,实现了“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市区两级“两代表一委员”参加138场社情民意恳谈会,解决实际问题135个。深化民主协商载体,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协商议事平台,召开252场居民议事会、40场警民恳谈会,解决群众诉求276个。选派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360人下沉社区,合力攻坚基层矛盾纠纷。开展“做最美传播者,我为西岗文旅代言”活动,号召骑手们争做西岗文旅的宣传者、推广者,打造城市最美的“流动风景线”。

社区干部一岗多能。打造社区干部“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全岗互通”的工作模式,完善轮流接待、轮岗工作、弹性工作、入户走访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社区“两委”换届情况摸排工作,坚持早摸排、早研判、早整顿、早储备,逐个社区做好分析研判,做到基本情况、班子运行、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风险隐患“6个清楚”。加强“两委”后备人选培树,发掘储备符合条件的“两委”委员后备人选166人。深化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按照每个社区储备2名社区党委书记后备人才的标准,按照“一人一档、一社一册、一街一库”的要求,建立后备人才档案信息库,确保换届时有充足的成熟可用人选。

紧抓成效转化

精准施策增活力

西岗区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通过内强素质、外拓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叠加服务力量,同向发力,推动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提升党群服务效能。

合力守护“朝夕美好”。运用“折叠空间”理念,以“全龄、全民、全时”服务定位为牵引,优化功能布局,更新服务设施。以“一老一小”需求为重点,打造“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生活圈,绘就“一老一小”幸福底色,建成社区居民食堂、“四点半学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4个。开展基本养老服务4万余人次,街道实现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举办各类公益课程、惠民文化活动108场次,丰富青少年假期和周末的课余生活,受益青少年2766人次。建设16个“老年食堂”,服务周边居民用餐42490人次,助力老有所乐。针对中青年,开设舞蹈、书法、古筝等“连青夜校”课程,同时开设“青春赋能未来”AI讲堂、“税月同行”银税公开课等夜校联盟公益课程,累计服务青年近千人,让白天上班、晚上“充电”成为幸福日常。

社区物业“双向奔赴”。紧紧抓住居民小区这个基层治理最基本单位,深化“红色物业”提升行动,培树10个“红色物业”服务项目(企业)示范点,其中6个获得市级表彰奖励。实行“三治融合”模式,引入“公治”、加强“共治”、筑牢“自治”,建立完善党建引领、国企兜底、部门联动、社区衔接、居民参与的联动机制,解锁“家门口”的幸福密码。推广“红色物业”四种工作模式,建立“党建+大数据+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依托“智慧社区”三级平台,健全民情反馈、风险研判、应急响应、舆情应对机制,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贴心服务“触手可及”。组织卫健、民政、司法等区直部门力量,开展专场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组建志愿者队伍203支,配强阵地服务保障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41场,惠及党员群众19371人次。开展公益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受众3万余人。在全市率先成立巾帼家政服务联盟,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进社区”工作,持续拓展就业消费空间。积极开展“新心向党 暖蜂归巢”行动,以“三建、三送、一融入”为抓手,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建成全市第一家综合型司机之家。对全区54个“红色驿站”进行升级改造,在高德地图等APP中点亮驿站位置,提供“指尖上的便利”。整治背街小巷30条,拆除主次干路和桥下空间违建29处、面积6000余平方米。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小区20个、不落地街区3条,完成17个小区分类收运体系建设。6处口袋公园全面开工,补植行道树、花灌木676株,栽植时令花卉4万余株,打造“家门口”的绿色宜居实景。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22日第20版)


责任编辑:越玥

社区民生志愿者社区功能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