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学习 不发展——佛山市禅城区工商联回顾“青蓝结对”三年成果

2025年09月03日 15:43:46 广东工商联

8月28日下午,佛山市禅城区工商联举办“青蓝共济,禅商新势”禅商思享会。70余名禅城民营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其中既有深耕数十年的资深企业家导师,也有朝气蓬勃的青年禅商学员。这场恰逢“青蓝结对”三周年的思享会,既是对过往三年传承成果的复盘,更是一场新老禅商思想碰撞的交流会。

截屏2025-09-03 15.12.23.png

无学习,不发展。“青蓝结对”活动的每一次思想碰撞,无不围绕着学习与发展进行。青蓝之间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亦成为“禅商铁军”自我革命、发展进阶的原动力。

截屏2025-09-03 15.13.39.png

“青蓝结对就是企业的‘一把手工程’!” 禅城区工商联主席、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一上台,就点出了企业传承的核心。作为深耕制造业多年的“老禅商”,他直言人才是企业长青的关键:“哪怕你把企业做得再大,若接班人、职业经理人没成长起来,未来3至5年都难有底气。”

截屏2025-09-03 15.18.28.png

结合当下的发展形势,吴启超向青年企业家给出“蛰伏”的建议:稳住形势,别轻易试图超越父辈。但这并不代表后生一代抱残守缺。他表示,青年企业家要把媒体、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运用起来,将企业业务重新梳理一遍。

吴启超还分享了企业长治长兴的“秘诀”:做好战略、机制、文化的顶层设计,同时要让事业的伙伴变为真正的合伙人而非仅仅是职业经理人,如此才能让企业始终保持活力。

截屏2025-09-03 15.18.45.png

“青蓝共铸的,是禅城民营经济的未来。”禅城区民营企业商会会长、佛山永久纸业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国球表示,三年“青蓝结对”最珍贵的不是技术或生意的传授,而是“精神的传递”——对市场的敬畏、对契约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他呼吁未来打破代际与行业壁垒,打造“青蓝共同体”,“单打独斗的时代过了,以后是生态与生态的竞争。”

截屏2025-09-03 15.19.23.png

“我用‘避重就轻’总结这三年的收获——但这不是拈轻怕重,是应对市场的新智慧。”禅城区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佛山市新东鄱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浩林的分享令人瞩目。

截屏2025-09-03 15.20.00.png

庞浩林具体拆解了“避重就轻”的三层含义:避开“资产之重”,用平台思维整合设计、生产、物流;避开“经验之重”,用“小步快跑”代替“万无一失的计划”,像开发APP一样快速迭代试错;避开“财富之重”,聚焦品牌化,“佛山制造不缺优品,缺有故事、有温度的品牌,把品牌做轻,才能飞得更远。”

“最好的守业,就是创业。”佛山市摩力克家居布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振权则带着反思上台。他坦言,今年花了大量时间学习经济形势与AI技术,“以前企业做2至3个板块就够,现在要做更多跨界才能降风险,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截屏2025-09-03 15.20.35.png

“当下要‘守正出奇’,先稳住,再求突破。”佛山市嘉谦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振雄认为,正如企业经营要坚守长期主义,“青蓝结对”活动同样希望能做到长期化,通过导师与学员、学员之间的常态化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截屏2025-09-03 15.21.04.png

政策支持也成为青年企业家的“定心丸”。当日思享会上,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禅城区“1+1+”产业基金体系,并推介了启航基金、领航基金,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则宣讲了“金禅人才政策体系”,从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为青年创业保驾护航。

三年“传帮带”,青年禅商从“学经验”到“创未来”,交出了亮眼答卷。

禅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何树营表示,“青蓝结对”始终围绕“传、帮、带、走、读、思”六字诀开展。寓发展于学习中,“青”与“蓝”以学习结对,进一步把“禅商铁军”凝聚成为一个齐学共进的企业家共同体。

截屏2025-09-03 15.21.40.png

未来,禅城区工商联将继续深化推进“青蓝结对”活动,一方面搭建更多跨行业、跨区域交流平台,让导师与学员“常互动、深合作”;另一方面聚焦高质量发展,引导青年禅商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中勇担责任,培育“政治有方向、经营有本事、责任有担当、文化有内涵、创新创业有活力”的禅商铁军,从而为禅城打造“佛山之心”、建设“六最”现代化禅城注入源源不断的禅商动力。


责任编辑:朱兵

青蓝工程创业企业家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