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巧手“编织”振兴梦

2025年08月27日 22:39:24

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丹云乡赤岸村,山葡萄藤编织技艺历经四百余年传承,于2022年成功入选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以高山野葡萄藤为原料的古老工艺,曾面临匠人老龄化、产品单一化等挑战。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庆明回忆道:“过去藤编产品以实用农具为主,但现代市场更青睐兼具传统美学与时尚设计的手工艺品。”

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型:从乡土手艺到时尚产业

为破解发展瓶颈,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文旅部门、高校及设计团队启动“传统技艺现代化”计划:组织化生产成立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30余位老匠人整合为3个专业工坊,并吸引15名年轻学徒加入,平均年龄结构优化至50岁;产品创新开发茶道器具、文创摆件、时尚藤包等6大类80余款新品,其中“葡萄曜”品牌已获100多项专利,产品远销日本、法国等地,单价达数千元至数万元;产销融合在嵩口古镇青藤苑设立“非遗工匠工作室”,打造“前店后坊”模式,游客可现场观摩制作并体验编织。2024年,带动从业者人均增收2.1万元。

图片1.png

图为青藤苑内藤艺品展示区。陈治烽供图

文旅融合新生态:烟草助力非遗藤编终端焕新

位于嵩口古镇的青藤苑,如今不仅是永泰文旅新地标,还是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一名零售客户。该店在县局(分公司)的帮扶下,摇身变为海丝新晟品牌客户,让非遗藤编产品在终端经营实现新突破:优化店铺布局,将藤编产品陈列与海丝文化元素巧妙融合,让每一件藤编工艺品都仿佛诉说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利用烟草行业积累的客户资源和营销经验,为青藤苑量身定制宣传推广方案。通过举办“新品推广、旅游伴手礼”等主题营销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消费者走进青藤苑,近距离感受农网海丝新晟、藤编文化的魅力;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渠道,让藤编产品借助电商平台和线下终端网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2024年,青藤苑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藤制品销售额突破130万元,带动周边35户农户增收。非遗藤编产品在海丝新晟品牌终端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片2.png

图为位于嵩口古街的青藤苑外景。陈治烽供图

数字赋能:千年技艺的科技新生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永泰藤编还探索出“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创新路径:电商拓销路在抖音、京东等平台开设“永泰藤艺”直播间和“非遗严选”专区,70后传承人吴玉萍通过直播演示藤丝镶嵌工艺,单场销售额破万元,线上渠道占比达42%;科技溯源开发“藤艺数字身份证”系统,扫码即可查看原材料产地、匠人信息及文化故事,增强消费者信任感;虚拟传承与高校合作搭建VR “云上藤艺馆”,实现360°虚拟参观,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图片3.png

图为青藤苑客户吴玉萍开展藤艺品主题直播。陈龙供图

从深山藤蔓到国际舞台,永泰藤编以非遗为纽带,串联起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文旅融合的生态链。正如张庆明所言:“让传统技艺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费对象’,才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如今,这项古老技艺在永泰县局(分公司)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正以创新之姿,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织就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侯协銮、林锦)


责任编辑:朱兵

手工艺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