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发福全家都胖?生活中有许多疾病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相关检查未发现明确的基因遗传因素,其背后可能潜藏着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健康杀手——“餐桌上的遗传”,这种非基因传递源于家庭成员长期共享的饮食习惯会塑造相似的体质特征,形成特殊的“疾病易感土壤”。与基因遗传的不可逆性不同,“餐桌遗传”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被主动阻断。餐桌遗传的本质,是生活方式在基因上的深刻印记。
2025-09-08 19:10:17她介绍,中医有一个秋季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就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黄立娜提醒,所谓少辛增酸也并非绝对禁忌,而是强调适度。总之,少辛增酸是中医根据季节特点和人体生理状态提出的饮食调节原则,核心在于通过五味的偏性,辅助身体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健康平衡的目的。
2025-08-25 22:16:068月19日出伏,今年的伏天正式结束,但许多地区高温并未退场,“秋老虎”仍在发力。记者采访了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专家。“‘秋老虎’是指立秋后,尤其处暑前后的一段回热天气,呈现出热未退、湿尚存、燥初起的复杂状态,是夏秋交接的关键过渡期。”应对“秋老虎”,中医强调“清补润燥”,饮食上以清除余热湿气、滋养阴津为核心。“防‘秋老虎’,中医之道在于清热祛湿兼顾润燥,起居饮食顺应天时温差,情志调节防止悲秋。”
2025-08-21 17:32:138月1日,由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诺和诺德公益支持的《中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学用药》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据悉,蓝皮书聚焦我国肥胖防控现状,系统解读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学用药实践路径,旨在提升全社会对肥胖问题的科学认知,推动建立规范化减重诊疗体系。为肥胖),相关数据将更为严峻。活动现场,《中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学用药》蓝皮书正式发布。
2025-08-12 19:06:54扬子晚报讯 近日,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陈芳提醒,随着气温攀升,人体出汗增多,空气湿度居高不下,细菌、真菌活跃,湿疹进入了高发期。当皮肤出现大面积红肿、渗液或脓疱时,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抗组胺药或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中医认为湿疹发生与心、肺、肝、脾四经关系密切。陈芳副主任中医师表示,预防湿疹首先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衣物,注意环境的通风降温。
2025-08-04 22:47:337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为市民提供“三伏贴”敷贴服务。7月20日,“三伏”的大幕正式开启。高温时节,如何安然度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召开发布会,介绍夏季养生知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表示,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理论,建议大家合理调整生活方式,注意养心安神、清淡饮食、适度运动、作息规律、避暑护阳。
2025-07-25 15:43:20今年大暑正值初伏,湿热交织,易引发脾胃功能减弱、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7月23日,围绕防暑养生话题,专家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提出诸多建议。对于“伏天晒背”的养生爱好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表示,大暑是“养阳”的好时节,晒背是其中之一。“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经常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问题。
2025-07-24 22:49:34当夏日的骄阳炙烤大地,人们往往以为鼻炎已随花粉季远去,殊不知,此时正是过敏性鼻炎和虚寒型鼻炎悄然扎根的关键期。夏季阳气升发,浮越于体表,体内阳气就会不足,五脏六腑相对虚寒,表现出“外热内寒”。此方适用于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易感冒、过敏性鼻炎缓解期的人群,每周吃1~2次。
2025-07-17 12:05:10炎炎夏日,被蚊虫叮咬是常事,涂抹一点清凉油,便能迅速止痒消肿;咽喉肿痛时,含服一片西瓜霜含片,冰凉的感觉会让嗓子舒服很多。在这些我们熟知的药物中,都有一个神秘的“功臣”——冰片。冰片被誉为中药领域里的“清凉使者”,不仅能开窍醒神,还能消肿止痛,是传统中药里的珍贵之品。冰片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025-07-07 12:37:31《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