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烟花三月下扬州,赏景当选瘦西湖

2020年04月03日 23:32:51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人一句送别诗词,让扬州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赏春圣地,也为这座风光旖旎的旅游城市赋予了浪漫而又唯美的色彩。提及扬州美景,便不能错过那如诗如画般的瘦西湖。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是扬州市城西北郊的一处河道,明清时期,由于盐业的兴起,众多盐商出资兴建亭台楼阁,从而形成湖上园林。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曾为其赋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一个“瘦”字,道尽这湖色美景清秀婉丽的独特风姿,“瘦西湖”也由此得名。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最出名的莫过于杭州的西湖和扬州的瘦西湖,如果将杭州西湖比作雍容华贵的美妇,那扬州瘦西湖应该就是位纤细而清秀的少女。瘦西湖的美,恰恰就在这精致而秀气的一处一景间,错落有致,灵动而不失韵味。

摇一艘乌篷船荡波湖面,惬意而悠闲地细览园林众景,扬州园林“南秀北雄”的特色呈于眼前,蜿蜒曲折的瘦西湖与沿湖古朴多姿的园林建筑交相辉映,夹岸垂风而摆的轻柳轻盈而缠绵,微风中还飘散着迷人的花香,仿佛不经意间驶入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游船随水流慢慢驶去,便可到达二十四桥,白璧无瑕的汉白玉栏杆,配以彩云追月的浮雕,正对应了“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桥月诗境。桥恒美而月传情,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寄托了杜牧对昔日同僚的怀念,也成就了“二十四桥”的远近闻名。

此刻闭目想象自己在月夜沿阶拾级而上,月光映照在湖面上,桥下游船划过,波光涟漪,远处亭台阁楼仿佛有人在奏响乐曲,婉转悠扬,一切都那么舒适,那么恰到好处,使人流连忘返。

二十四桥就像一个流传已久却仍未解开的谜,不论是对于它的名字,还是桥的存在数量都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说法,不过这都并不影响游人们对二十四桥的向往。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衰,如今瘦西湖园林中重修的二十四桥,是一座桥长24米,宽2.4米,有24根栏柱,24层台级的单孔拱桥,这处处对应的小细节,似乎是为了将桥与名字相关联,却也为二十四桥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

二十四桥南侧望去便是五亭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概括了五亭桥的基本形貌,临水而建的五座亭台,群聚于一桥,亭桥结合,亭亭相连,桥身各有不同的卷洞与桥基曲直结合的搭配给人以自然和谐之感,极具艺术美。

站在五亭桥上眺望瘦西湖,湖光水色与园林风光相辅相成,不同的时间或天气下的五亭桥,都有着独特的韵味,或清秀,或朦胧,尤其是当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落湖面,随着湖水波纹泛起色彩斑斓的涟漪,为瘦西湖染上独有的色调,不过这还并不是五亭桥最美的景象。

曾听闻五亭桥最佳观赏之时,当属中秋月圆之夜。正如清人黄惺庵所写:“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圆月高悬天空,十五卷洞各衔一月,月光同水中倒影在湖中交相辉映,月色之美,在那一刻被无限放大,印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只留下无尽的赞叹。

“千年繁华知何处,梦魂萦回是扬州。”诗词为扬州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内蕴,也加深了人们对扬州美景的向往,“瘦西湖”园林作为扬州极具象征性的游览地,它的每一处每景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春风吹散冬日的寒冷,也悄悄地带来了春的气息,在这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共赴这场盛景邀约,一同领略这扬州不容错过的美景。

责任编辑:李竟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