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妙评|一直禁一直用,禁塑不能寄希望替代品

2020年09月12日 22:40:18 来源: 作者:

近一段时间,各地陆续推出了“禁塑令”。 据媒体报道来看,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有网友吐槽“一直禁一直用”。这切中了公众的痛点,也指向了政策制定及落实的乏力。

塑料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到如今又被冠于“最糟糕的发明”。塑料的危害性也被人们所熟知。

客观来说,“禁塑令”实施从一开始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为塑料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了,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外卖经济和快递经济迅速崛起,塑料的使用又进一步得到推广。

从 “限塑令”到 “禁塑令”,关于塑料使用的政策越来越严格,“靴子落地”也似乎越来越难了。

目前,大家能够看到的禁塑措施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经济杠杆来约束,如打包收费、购物袋收费等。一个袋子少则几毛多则几块,确实有一定的限塑效果,但距离禁塑还有距离。另一类普及使用纸质吸管、使用可降解塑料等。这类措施禁塑效果也是有的。但需要明确一点,纸类消耗的是森林资源,可降解塑料面临一些技术壁垒。两者成本都比传统塑料成本高。

对于公众来讲,要改变已养成的塑料使用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企业来讲,禁塑则意味着成本的提高。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大家普遍寄希望于塑料的替代品,也就是既经济又环保的替代品。

研发塑料替代品确实是当务之急,但更应该意识到“事在人为”的道理——政府、企业和公众要形成“三元共治”的格局。

政府应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相关部门除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外,可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环保型的塑料替代品。

企业无论是塑料的生产方还是使用方,都应在国家制度法规的框架下进行,让环保理念成为其企业的文化和责任。

塑料使用与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禁塑应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和公众就有了相同的诉求基础。鉴于此,让公众全程参与禁塑很有必要。相关部门可组织社区委员会参与塑料使用调研,让公众发声,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以优化塑料市场生态。

总之,禁塑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都跨前一步。毕竟,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乔妙妙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