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分布式光储设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近日,四川省首个“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项目建成投运。
据了解,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全长约41公里,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公路边坡、建筑屋顶、弃土场、隧道隔离带、服务区、收费站、沿线电子设备等7大类场景,建设分布式光储,集成光伏发电、电能储存、车辆充电等多能供应,装配总装机容量0.268万千瓦分布式光储设备,平均每天发电约1.31万千瓦时,日发电量基本能满足项目运营其自身用电需求并有适当富余。
据悉,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项目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由单纯用能转向自发自用的一次创新实践,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正致力于加快组织实施“五转”工程,积极推进“双碳”试点工作,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交通+能源”融合发展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项目在不需额外新增建设用地、施工快捷、方便管理统筹、及时就地消纳4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为高速公路低碳或零碳运行提供清洁能源用能保障。预计到2025年底,“三州一市”(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约2500公里高速公路可建成分布式光储项目,预期装机容量可达9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基本能满足1.1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运营所需。
据悉,下一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积极推进“双碳”工作,深入实施“五转”措施,推广新能源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加快公路沿线充换电设施建设,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强化科技创新,依托天府永兴实验室四川低碳交通研究中心,加强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等相关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研究“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的规划,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