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艘货船在新加坡加油时突发燃油冒溢事故,约5吨燃油溢出,黑滚滚的燃油倾泻入海,不仅给供受油双方带来经济损失,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然而,这样的海上事故并不少见,如何防止船舶燃油冒溢,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内的难题。
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无数技术人员进行程序改进和技术创新,朝着零冒溢的目标努力。这群攻坚者中,青岛海事局大港海事处北港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淑凤,让这一目标成为现实。
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山东港口青岛港进出港国际航行船舶数量众多,到港船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刘淑凤在海事监管中发现,船舶加油过程中,供受油双方船员同时负责多项事务,很难专注于加油现场值班值守,这也是造成溢油事故的主要原因。
“现代船舶船员人数相对较少,燃油加注时能投入的值班力量有限。远洋船舶体型庞大,值班船员巡查所需时间较长,非常耗费人力。”刘淑凤告诉记者,夜间加油时,供受油船舶的船员可能因疲劳而降低警惕,这都可能导致燃油冒溢事故。
“如果能够实时监控船舶加油过程,就能有效预防燃油溢出的情况。”于是,她萌生了研发一款可辅助燃油加注作业现场监控设备的想法,希望通过科技创新,为海上船舶供油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刘淑凤跑遍了辖区所有的码头和锚地,深入研究每一例溢油事件,经过5个月不懈努力,她成功研发出一款无线溢油报警器,这款设备可以灵活地布设到受油船的集油槽中,大大缩短船员在漏油事件中的反应时间和信息传递时间,有效预防燃油冒溢入海事故。目前,该设备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在青岛地区的加油船上广泛应用。
创新永无止境。目前,刘淑凤正致力于第二代油船专用溢油自动停泵系统的研发工作。“新设备可与加油泵关联,在发生溢油后不仅能发出声光报警,更可以自动停泵,进一步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未来可以让海上供受油零冒溢成为可能。”刘淑凤告诉记者。目前,第二代设备也已申请国家专利。
刘淑凤的创新研发不仅解决了现实问题,更体现了海事监管“向前一步”的行政监管考量,为智慧海事发展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港航生态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