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物流运输不仅是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更是产业发展的“主动脉”。4月18日丹阳东货场首列105辆商品车的鸣笛启程,看似一次普通的货物发运,实则是南京物流中心精准破局、创新赋能的生动实践,其背后折射出产业服务能力的跃升与行业发展模式的革新。
“中远海运号”海铁联运专列首发。 陈雨溪 摄
洞察需求,以敏锐视角捕捉产业痛点。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唯有主动作为方能抢占先机。南京物流中心自3月起开展的走访调研,犹如一场精准的“产业体检”,不仅发现了常州比亚迪二期投产后暴增的运输需求,更敏锐意识到既有运输体系的瓶颈。当“年新增运量七八万台、增长200%”与“装卸能力饱和”激烈碰撞,一场关乎物流效能与企业竞争力的攻坚战已然打响。这种基于实地走访的深度洞察,打破了传统被动响应的服务模式,将物流保障从“应急式应对”升级为“前瞻性布局”。
协同联动,以系统思维构建破局方案。面对复杂的运输困局,单打独斗注定难有突破。南京物流中心迅速组建跨部门营销小组,联合中铁特货上海分公司南京经营部,展开了一场覆盖多维度的资源整合行动。从区域货场的地毯式筛查,到运输方案的反复推演;从空间距离的精准测算,到装卸能力的科学评估,最终选定丹阳东货场作为新支点。这种“全局一盘棋”的协同策略,既激发了货场潜力,又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服务合力,为运输难题提供了最优解。
精益执行,以高效服务彰显专业价值。方案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而铁路物流的优势则体现在执行的精度与速度。镇江营业部以“挂图作战”的紧迫感推进筹备工作:场地规划对标行业标准、人员培训聚焦实操技能、流程设计强调无缝衔接、取送车计划追求分秒必争。19小时完成从配空到装车的全流程作业,不仅创造了铁路运输的效率标杆,更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重塑了企业对铁路物流的信任。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益执行,让物流服务从简单的货物搬运升华为价值创造的重要环节。
丹阳东货场汽车运输业务的开拓,不仅实现了年3万台商品车运输、4000万元营收的经济效益,更构建起铁路物流与汽车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未来,铁路物流必将在畅通经济循环、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效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