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石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青银枢纽互通至平赞枢纽互通段(K639+758.75—K659+125)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这一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10月份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太高速公路作为连接石家庄与太原的重要通道,其改扩建工程对于提升区域交通能力、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起点位于石家庄西端口收费站,终点至冀晋界,全长约51.6公里。其中青银互通至平赞互通段全长约19公里。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提升至每小时80公里,路基宽度达33.5米,极大地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自项目启动以来,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城乡建设集团所属路桥公司携手各参建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克服了特大洪灾、环保停工、保通施工、路基拼接等多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为打造品质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项目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通过首件工程认可制、劳务队伍准入制等20余项质量管控制度和办法的应用,项目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同时,通过加强过程质量管理和半成品验收,对关键工序和重要材料进行重点管控,确保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在交工验收阶段,经检测评定,路基工程、桥梁工程、路面工程、交安工程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工程质量得到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通过深入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活动,建立安全体验馆、安全积分超市,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系统、智能无人机等,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为打造碳中和高速公路示范工程,项目积极推进“四新三微改”工作。创新应用胎普力混合料面层等绿色低碳技术,保通施工桥梁快速施工、桥梁原位再生等33项技术,引入自动化流程生产线、钢筋自动弯箍机、焊接机器人等18种智能设备,实现以“智”提“质”,成功打造碳中和高速公路示范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智能建造 + 绿色基建”标杆样本。
青银石太枢纽至平赞枢纽互通段通车后,将实现与已通车的石家庄西收费站至青银石太枢纽段相连,并入河北省联网收费系统。
为确保石太高速公路如期全线通车,项目团队将继续紧扣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剩余工程建设,强化质量与安全管控,加速机电系统联调联试及内业资料完善,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及时解决征拆、审批等难点问题,以科学调度和高效执行保障全线按期高质量贯通。项目部将以此为新起点,携手各方共绘交通发展新蓝图,共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新时代。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