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管

成立业委会后,这个小区这样实现“以区养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

2025年04月28日 15:38:12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作者:吴多

“现在小区里的事有党员牵头、有大家出力、有邻居商讨!”住在广州荔湾区彩虹街道荔庭雅居小区的陈先生感慨道。在西关驷马涌畔,一场以“红色细胞”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正在展开。近年来,荔湾区彩虹街道冼家庄社区党委紧盯小区居民群众生活的关键小事,以荔庭雅居小区为试点,构建“支部建在小区、议事落在小区、服务沉到小区”创新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红色引擎”驱动小区自管

荔庭雅居小区是独栋园林式小区,共有46户居民,党员人数占比超过30%。2018年,在冼家庄社区党委引导下,小区组建了物业管理委员会,随后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2023年,小区成立了由党员业主组成的党支部,由热心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并组建一支党员先锋志愿队,带领小区党员上门入户走访、收集邻里民意、组织议事协商、推动解决公共事务,在矛盾化解中密切党群关系、在办好实事中织密组织网络。

小区党支部以“红色引擎”驱动小区治理,创新“自发组织-自主管理-规范运营”良性机制,成立业主自治物业服务公司,优先聘用本小区业主为物业公司管理者,激活小区治理“神经末梢”,实现小区事务“自己人管自己事”。

“在党支部会议上小区业主积极建言,提出了利用车位招租增收的办法,大家都觉得是个可行的好主意。”党员麦先生说道。小区党支部第一时间牵头收集小区闲置空地的产权资料,联系规划部门与交通部门有关责任人,详细了解活化闲置用地、办理开设车位的政策法规和申办手续,在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小区成功开设可对外运营的开放车位。

荔庭雅居通过电梯广告、车位招租等市场化手段将收益纳入公共基金反哺小区建设,每年累计创收约15.2万元,实现“以区养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

图为荔庭雅居党支部服务中心。

搭建议事平台,激发自治“邻聚力”

“以前小区没有规划好电动自行车停车区,后来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电池上楼’‘飞线充电’和乱停放现象很常见,很不安全!”麦先生如是说,“我们当即就找到社区党委告知情况,他们很快就和我们支部开会讨论对策,不久事情就得到了解决。”

社区党委与小区支部、志愿者联动配合,多次开展现场调查,就电动车充停点选址、设备选择、运行安全、收费标准等详情展开研究。多番上门比对不同品牌的安全性、普惠性、实用性,多次召开业主民意征求会,广泛听取住户意见,发动业主筹资,盘活集体收益。最终,在社区党委和小区业主见证下,公开投票确定方案,还通过了《小区电动车充停守则》,住户们自觉遵守守则,电动自行车充停更加规范有序,小区安全更得到了保障。这是荔庭雅居党支部“邻里议事周”议小区事的生动注脚。

小区党支部牵头创设“花园议事会”自治载体,发动党员业主带头认养绿植、制作科普铭牌,居民围坐石凳共商民生小事,将小区公共绿地打造成集生态景观、科普教育、协商议事功能于一体的“党员花园”,形成党群共治“微阵地”,带动60余名居民常态化议事,充分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社区改造的热情。在党支部主导下,小区先后召开12次专题议事会,将公共基金余额与小区建设改造方向作为讨论主题,定期举办“小区建设头脑风暴会”,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同步建立“项目清单”。同时,构建起“问题收集—分类研判—民主决议—协同落实”闭环机制,推动邻里议事自治机制可持续化健康发展。

图为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点。

聚焦便民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小区党支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转化为小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利用架空层打造“共享图书室”,发动党员业主捐赠图书300余册,配套设立儿童阅读角;增设乒乓球台、纳凉石凳,并定期更新公告栏信息,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整理为“小区简报”,设置“党员先锋岗”公示牌,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现在下楼就能见到老球友,打几拍球还有石凳坐着喝喝茶,聊聊最近告示的新鲜事儿”“现在小区安全多了,孩子放学后能放心让孩子在楼下图书室看书,放心多了”……谈起现在小区生活,荔庭雅居的一位老年住户说。

冼家庄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社区党委全面推行“党员挂点服务”工作法,构建“党组织+社区+小区”联动机制,构建“需求收集—分类交办—效果回访”服务链条,以党员常跑动换来群众常安心。

图为住户认养共建的邻里花园。

未来,冼家庄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彩虹实践,组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搭建“线上议事厅”等平台,把居民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尺”,进一步谱写“组织强、治理优、生活美、邻里和”和美社区新画卷。

责任编辑:张阿嫱
  • 党员责任区
  • 社区功能
  • 业委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