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纪念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在河西区未来广场举行。3名“最美救护员”讲述了自己的救人故事。他们通过亲身经历,为大家分享急救教育的意义。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市红十字会打造“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品牌,加大对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有一名急救员。”
急救培训学以致用
12岁小学生勇救溺水儿童
王思喆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桂林路小学五年一班的。参加红十字公益培训课后,他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急救知识,这些知识也多次让他在生活中帮助了他人。
2025年2月2日上午,王思喆随父母在市内一家温泉度假时,突然发现不远处,一名幼童倒在游泳池中,一动不动,面色发紫、双眼圆睁,嘴唇也泛着异常的紫色,王思喆意识到他溺水了。于是他立刻冲过去,将幼童迅速捞出水面并抱到岸边,开展紧急施救。经过一番紧急处理,幼童吐出了大量积水和呕吐物,面色逐渐恢复红润,呼吸也趋于平稳。
回想当时,王思喆说,如果没有参加急救培训,他可能根本无法迅速反应,更不知如何施救。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就地取材多方联动
救援队队员急救受伤游客
2025年4月6日,清明假期的娲皇宫景区人流如织。在娲皇阁二层的“造化阁”区域,一名60岁的女性游客不慎跌倒昏迷。现场瞬间慌乱,但挽救生命刻不容缓。作为现场目击者,天津市红十字救援队队员南虹屹第一时间冲上前去,检查伤者体征——轻拍并无反应,但胸廓仍有起伏。那一刻,她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冷静判断、迅速行动。
在伤者恢复意识但头部出血的紧急情况下,他们迅速组织起一场“生命接力”:就地取材:用桌子上的红布加压止血;科学指导:明确急救分工,安抚家属情绪;多方联动:通过视频连线执勤队长远程指导,与景区武警协作,克服楼梯狭窄的困难,用扶手椅成功转运伤者。这一幕幕,让南虹屹深刻体会到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救命2分钟
大学教师救助昏倒学生
2025年1月3日上午10点左右,天津大学后勤保障与基本建设部老师郭美,接到现场物业人员报告:26教学楼3层走廊有人晕倒。郭美听到后立即赶往现场,同时安排物业人员取AED机。赶到现场时,看到同学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瘫倒在地,周围同学手足无措。红十字会救护员的本能让郭美立即疏散围观同学并进行现场评估;确认无呼吸心跳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步让物业人员迎接120工作人员。进行了2分钟左右的CPR后,同学逐渐恢复自主呼吸。
当救人的消息在校园里广为流传时,受到很多领导和同事的赞扬。大家都说:“你好棒!你怎么会救护呢?”她的回答是:“我是一名红十字救护员”。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