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一溜新刷的蓝色电动车棚,太阳底下亮闪闪的;老年活动中心里,爹爹婆婆们凑在一块,聊得热火朝天,笑声不断;穿红马甲、戴红袖章的志愿者们,在综合治理点处执勤,精气神倍儿足……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道长顺社区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谁能想到以前是另一番光景:想找个地方歇脚,休闲座椅不够用;楼道里电动车乱停,飞线充电的情况严重,愁坏了不少人。而这前后的大变样,离不开社区和居民们共同的付出,一封居民们联名感谢信,道出了社区焕新背后的故事。
长顺社区在综合治理点开展禁毒宣传
多方共建改变社区混乱面貌
据了解,长顺社区是2021年新成立的社区,辖区内以保障性住房为主。该社区有3600余户,6000多人,其中老年人有一千多人,老龄化程度较高。
林三红是该社区成立后的第一任书记,她说:“以前小区就一个电动车棚,充电桩不够用,飞线充电的现象很严重。休闲的座椅也很少,绿化带里还堆着不少垃圾。”面对这些糟心事,社区党委集思广益,决定从党建引领和社区志愿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解决居民们的难题。
怎么能让居民信得过社区,还能快速拉近距离?就着这个问题,社区党委想到了让党员带头,社区从居民中挑选了8位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党员,组成了“安顺志愿服务队”,成为了协助社区基层治理的坚实力量。
志愿者打扫社区公共空间
某一天大清早,社区网格员张敏突然接到居民田师傅的电话,老爷子在那头急得不行:“我腿突然动不了了,感觉要瘫痪了,谁能来帮帮我……”那会儿张敏还在赶来上班的路上,无法马上赶到,于是她赶紧给安顺志愿服务队的刘队长打了电话,让他去田师傅家瞧瞧。刘队长一听这话,二话不说就往田师傅家跑,并开始联系医院。到场后发现虚惊一场,老爷子的腿渐渐自行恢复了,没啥大事。但经历此事后,田师傅还是一个劲儿夸:“我出事第一反应就是找社区,找网格员。社区这么重视我们,真得很感动。”一件件类似的小事,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想要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居民们也逐渐信任起来,志愿服务队的人数也从8人发展到25人。
社区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走访
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之后,长顺社区开始对辖区内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引入第三方公司建设新停车棚、开辟新的公共活动空间、志愿者常态化巡逻解决邻里事、共建单位每周来到社区大扫除……这些力量协同解决了从小区绿化、电动车棚修建到基础设施完善等大量民生诉求,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切实为居民们提升了生活品质。
综合治理点延申社区服务“神经末梢”
安顺志愿服务队成立后,社区里的暖心事一件接着一件,但也有新的问题出现。据悉,长顺社区辖区内各小区互相独立且相隔较远,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日常处理社区事务时,还不能做到“分钟级”响应。为了让社区各部分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有呼必应的服务,今年6月,长顺社区进行“废物利用”,把废弃活动板房改造成了社区综合治理点,并放置在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较远的小区内,让社区的服务更贴近居民的身边。
在工作时间内,长顺社区对社工和志愿者进行严格排班,确保居民来到综合治理点时一定有人值守。同时开展警社联动,社区民警只要空闲下来,就会来到综合治理点与大家一同值守,形成合力,社区的环境和治安状况再上一个新台阶。
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交流值班情况
今年夏天,社区内一位父亲早上急着出门跑外卖,孩子妈妈也回了娘家,把孩子一个人留在了家里。孩子因为在家无聊,便自己出门玩耍。在综合治理点值守的社工和志愿者看到一个小孩子一个人在小区游荡,出于安全考虑,大家把孩子叫来综合治理点并陪伴玩耍,等待孩子家长回来。孩子父亲下班回来后发现孩子到处找不着,急得满头大汗,赶紧拨通了社区的电话,很快,父子就在综合治理点团聚。这位父亲说:“社区太及时了,要不是综合治理点及时发现他,孩子真丢了就完了。”
林三红表示,建立社区治理服务点,是长顺社区党委实施“四微”工作法的举措之一。据了解,安顺志愿服务队是“微服务”的重要内容,帮腰痛的老人筹送辅助马桶凳、给特殊群体接力送急需的轮椅,这些都是服务队每日进行的便民项目;在“微网格”方面,社区将服务细化到每个网格、每栋楼,要求网格员把居民当家人对待;“微阵地”充分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社区综合治理点、“一站式”服务中心、老年活动站等阵地,成了大家常来常往的枢纽;“微治理”负责解决难题,在新成立的“顺顺帮议事厅”,居民、物业、党员代表坐一起聊民生,推动建成16个充电停车棚、24个休闲座椅及全龄健身中心。
居民议事厅
周新华、刘幼君等8位居民看到社区的变化后,联名撰写了一封两页多的感谢信送到了长丰街道。在信中居民们连连称赞:“小区洋溢着安宁幸福的氛围,老人舒展筋骨的放心笑容。治安点如灯台,那些坚毅的守护身影是照亮长顺的航标。”
从一封感谢信的送达,到2.8万余套保障房居民的认同;从长顺社区的“四微”深耕,到街道层面的系统推进。长丰街道正以坚实的组织堡垒、活跃的多元力量、精准的服务供给,着力破解保障性住房集中区域的治理难题,为保障房社区治理贡献更具生命力的“长丰智慧”。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