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管

上海一小区门口路障频频被撞,飞射出零件,已有人受伤!居民吐槽:不如不装

2025年09月01日 14:54:42 来源:上观新闻

“家门口的道路上近期突然装上很多路障,被撞得七歪八扭,险些造成交通事故,起不到预期效果。”近日,奉贤区龙湖·春江天玺小区的张女士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记者反映:小区出入口的北行路上,新增了分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路障设施,原本是为了阻止机动车长期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但自从装完后,反倒出现了诸多副作用,拆除路障的呼声越来越高。

路障设施频频损坏

8月26日,民声直通车记者走访发现,龙湖·春江天玺小区以北行路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两区的主要出入口都在这条路上。路障就设置道路两侧的非机动车白色分割线上。南区的出入口有机动车出入,路障空出了一段以保障通行。北区有一处单独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出入口,路障在前方保持连续设置。

北行路上部分路障出现明显歪斜或缺失。

这些路障主要由半米多高的柱状塑料件构成,两侧铺设的长度均不到100米,柱与柱间隔约1.5米。受到撞击时,有一定的弹性摇摆空间。一眼望去,确实如居民所说呈现不同程度的“七歪八扭”,部分固定路障的膨胀螺丝不翼而飞。记者粗略数了数,南侧路障有46个路障,4个出现明显歪斜或缺失。北侧道路上共有60个路障,其中9个出现缺失或损坏。

有路障被撞歪。

明明这些路障上都有红白相间的反光条,为何还会被撞歪甚至消失?

张女士告诉记者,路障设置后,路幅收窄,汽车调头时无法借用非机动车道的空间,一不小心容易撞到路障。外卖快递小哥的车身货架大,路障间隔距离不足,转弯驶入时容易与路障剐蹭。8月3日晚,她在小区门口等车时,就目睹了一次险情。门口的路障只剩下一个黑色底座,一辆电动自行车驶过时,因为视线不佳,碾过了地上的底座,险些摔倒。底座内的零部件还飞了出来,差点砸到了她。

仅剩底座的路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张女士描述的路障正对着北区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出入口,仅剩底座的路障有4个。不同于其他路障,这种路障底座分量重,突出地面约3厘米高,中间有一处塑料件。记者轻轻一拉,柱子部分就和底座脱离。

一名环卫工人路过时告诉记者,已多次清扫滚落到路边的柱形路障和脱落的螺丝。有时会帮忙扶正,但有的路障变形后很难恢复原状。

效果不佳反而还带来副作用

对于设置路障的起因,各方说法不一。小区所在的金湖居委筹备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路障约2个月前设置。因为周边居民有拼车前往市区通勤的需求,所以有不少网约车会在上班高峰期停放在小区门口。非机动车不得不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占道问题在周边小区很普遍。有的路段会有监控,司机如果停放超过10分钟,就会收到罚款警告的短信提示。”

部分路障出现明显歪斜或缺失。

居民王大伯表示,上班高峰时段临时停靠北行路的网约车并非是侵占路段的主力军,因为网约车都是临停,不会占用很长时间。更大概率是周边或本小区居民为省下停放地库的车费,前来靠边过夜。且可能此路段的监控缺失或者管控较松。在他看来,这个行为存在,但不是很突出。因此小区业主群内出现了不少对于设置路障必要性的质疑声。

记者看到属地派出所在两侧道路都设置了温馨提示牌和警示灯,提醒此处为违章停车整治点位、禁止停车。不过记者抵达时,仍有一辆私家车在此处长期停靠。原来,尽管设置了路障,由于此处规划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远大于常规车道,容纳一辆普通机动车绰绰有余。车辆仍可以从路障设置起始点处驶入非机动车道停放。非机动车骑行者看到车道内有机动车后,通常都会选择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省去在路障间反复穿梭。

派出所在两侧道路都设置了温馨提示牌和警示灯。

部分居民认为,设置路障的作用有限,无法阻止机动车占道停放,还产生了诸多副作用。一来,居民在上下客等临停场景感到不便,开关门要当心撞到路障。二来,部分路障被撞歪或损坏后,没有及时修复,反而容易妨碍通行。三来,整体观感欠佳,与小区环境格格不入。担心打入地钉后的路面容易开裂,埋下隐患。有居民反馈,因部分路障被撞坏,红色柱状体消失,已有骑行者因撞到黑色底座而摔倒受伤,最终派出所出面协调赔偿了500元。

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安装路障设施是金汇镇派出所交给小区物业的任务。相应材料的采买由小区外包的保安公司完成,物业工程部负责组装。维修的任务也是由物业完成,但物业方没有备用材料,目前无法补全已缺失的路障设施。实际上,路障设置还未完成,物业正在采购北区路段剩余的部分路障,预计铺设至长庚路路口,连带补充采购需要修补的路障材料。对方坦言,设置路障的措施未征询居民的意见。由于涉及物业方资金的支出,物业在推行过程中也比较犹豫。

小区出入口的路障设施。

设置路障本意是为解决停车乱象,但效果并没有让老百姓满意,可见仍有优化空间。一段时间来,居民们通过不同渠道提出过意见建议,希望采取其他方式替代路障方案,比如加装监控设施,提高智能管理水平,划出路肩的黄色禁停标识等。但截至发稿前,记者多次拨打属地齐贤派出所电话,工作人员表示需发函后才能接受采访回应。

责任编辑:张阿嫱
  • 民生
  • 社区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