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聚焦

今年“五一”假期出游1.6亿人次,露营、博物馆受热捧!

2022年05月05日 15:31:4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张亚欣

今年“五一”小长假已落下帷幕,鉴于国内疫情仍旧处于散点多发的态势,“五一”小长假旅游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5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受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影响,虽然今年“五一”假期低风险城市的跨城旅行有所恢复,但整个假期的跨省游市场仍受到较大限制。

“2小时度假圈”成为主流。北岸供图

综合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马蜂窝以及途家等平台数据来看,“五一”旅游消费呈现显著的本地化、小半径特征。低风险地区内,“2小时度假圈”成主流,本地游订单量占比达8成以上,基本都是非组团游客,其中,露营仍旧占据此次假期的“C位”。

途牛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近程旅游产品持续领跑市场,从城市分布来看,在出游半径缩小的持续影响下,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郑州、长沙等地游客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出游热情。

据同程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尽管疫情给人们的旅游出行信心造成暂时影响,部分地区更是对学生等群体的出行做了限制性规定,但假期出游仍是很多家庭的必选项。城市周边的景区和公园也因此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

出游半径受限后,游客更加注重出游过程中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和非遗旅游受到更多游客关注。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2022年“五一”假期,博物馆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62%,同程旅行非遗专题关注度环比上涨超过100%。

“2小时度假圈”成为主流。北岸供图

“五一”期间,纪录片《又见三星堆》在央视播出,给四川的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关注度,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也是假期热门博物馆前三名。

另外,在选择本地游的用户中,00后、90后占比60%。年轻用户对市集旅游、艺术展览等本地新鲜人文体验类旅行的热情迅猛。

以携程近期启动的M-Art艺术集市项目为例,“五一”假期的本地到访用户占比近60%,2021年该数值仅为32%。其中以90后年轻群体为主,30岁以下占比过半。

针对这一趋势,携程M-Art艺术集市项目负责人表示,近期已与全国多个业内头部美术展览馆达成战略合作,以内容为切入口,渗透票务合作及品牌营销,带动更多年轻群体的喜爱。

同时,“花式露营”颇受消费者青睐。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各地“露营”相关搜索热度平均涨幅超过130%,广州、川渝地区露营最活跃。露营既能亲近大自然,完美融入山林、湖泊、沙漠等多种场景,又能混搭垂钓、飞盘、观星等花样玩法,是年轻人和亲子家庭一年三季出行的首选。

在去哪儿旅行商城负责人任天看来,随着近两年露营活动进入大众化、精致化的时代,与露营相关的酒店、门票、装备等周边,热度均大幅攀升,任天表示:“现在露营用户更多是大众用户,在购买装备时,不仅考虑性价比还有颜值,注重出片率、氛围感。”

值得关注的是,曾经以外地游客为主要客源的五星级酒店也纷纷针对本地游客推出节日玩乐套餐,入住即返等额餐饮消费等优惠促销,以及和风市集、大师厨艺课程、儿童卡丁车等特色体验,在小长假吸引了无数本地游客的目光。

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分析称:“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在本地住酒店,尽情放松身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城市度假新选择。酒店花样频出,年轻人也愿意为这些特色体验买单。”

此外,文旅部发布的信息显示,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比如贵州安排1000万元资金发放2022年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推出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系列优惠举措;四川开展“五一好去处 安逸走四川”活动,全省122家收费旅游景区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优惠措施;重庆举办“重庆人游重庆”——旅游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文旅消费券也有力拉动了各地“五一”期间省内民宿的预订量。途家数据显示,贵州凭借着多景区门票优惠刺激,“五一”期间民宿预订量增幅也达到了26倍,特别是荔波樟江、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兴义万峰林等景区周边民宿预订量增幅明显。

“民宿是一个重要的消费场景。现在不少民宿主都会提供丰富的周边游活动,‘民宿+’能粘合起周边景区、餐饮等多元消费,是拉动消费必不可少的一大抓手。”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认为,此次五一各地发放的文旅消费券,多是鼓励本地人游本地,能在一定程度发挥杠杆作用,激发文旅综合消费。

责任编辑:朱俐娜
  • 博物馆
  • 露营
  • 民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