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依托“党建大院”撬动乡村微治

2023年02月17日 16:33:42 来源:中国城市网

四川眉山仁寿县虞丞乡地处龙泉山脉中段,是典型的山区乡,地广人稀、居民分布呈斑块状,针对合村并组后以村民小组为治理单元,区域范围广、治理半径大、群众参与弱的实际,在“两新三大”活动中,以党建大院为单元开展微治理模式,走出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子。

校准焦点—把农家大院划为乡村微治的最小单元。以“党建大院”为基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基层治理由“粗放管理”向“单元治理”转变。治理单元延伸到农家大院。在全乡7个村52个村民小组网格管理体系基础上,以服务20至30户群众为标准,根据人口分布、地形区域、人文风俗特点,依托“沟湾片坳店”传统院落布局,将全乡划分为146个小微网格组团,统一命名为“党建大院”,纵向构建起“1+7+52+146”治理架构,推动基层治理单元向农村大院延伸。组织体系覆盖到农家大院。以乡党委为统揽下,7个村升格为党委或党总支,在52个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在146个党建大院优选党员中心户,形成“乡—村—组—院”四级组织链条,在党的组织带领下,实现全域乡村微治一院兜底覆盖。服务阵地下沉到农家大院。按照“盘活集体资产+群众共享农房”原则,将村组所有的闲置农房、集体房屋等集体资产和党员干部、乡贤能人、中心户的自家大院,改造成集支部活动室、民事代办点、村民议事厅、文艺演出场等为一体的服务阵地,已建成“周家榜、郑家湾、罗店儿、李家坳”等首批7个特色党建大院。郑家湾党建大院通过改造原生产队保管室,配齐休闲游步道、健身器材、休闲广场、照明路灯等基础设施,农闲时节、茶余饭后能容纳200名群众开展活动。

实体运转—使大院微治成为乡村善治的最新常态。以“党建大院”为支撑,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由“大包大揽”向“共商共管”转变。选好“大院管家”。从品行修养好、群众威望高、能力意愿强、奉献意识强的优秀党员、乡贤、能人、中心户中推选出146名院长,“大院管家”负责院落的日常管理、政策宣传、民情收集、民事代办、矛盾化解、疫情排查等工作,确保“院内事有人管”。距离虞丞乡政府30多公里的乐群村1组,性格开朗、群众认可的陈凤群大姐被推选为陈家榜党建大院“管家”,把乐群村第1支部阵地搬到家里,群众有事帮办、纠纷调解、休闲唠嗑去她家已成为常态。立好“大院规则”。根据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农时农事安排、惠民惠农项目推进等情况,采取“固定每月28日+应需随机择时”的方式,在驻村干部、“两委”干部指导下,由“大院管家”召集会议,按照先讲创新理论、优秀传统、惠民政策,再议民生要事,后听村情民意的“讲—议—听”三部曲进行,既把党的声音传下去、又把群众需求带回来。周家榜党建大院乡土能人刘元华在此轮疫情中,将防疫要求编成“顺口溜”传唱,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定好“大院职能”。聚焦村民急难事、生活事,对涉及本院落“集体利益分配、公共设施维修、帮困对象确定、产业发展规划”等4类重要事务,由“大院管家”组织群众讨论,再报村“两委”商议后实施;对“环境卫生维护、矛盾纠纷调处、邻里帮种代收、移风易俗倡导”等4类院内事务,通过“一张方桌、几根长凳”内部协商解决。

回归本义—让群众主体成为乡村共治的最佳主角。以“党建大院”为平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治理由“替我做主”向“我来做主”转变。公共事务由身边人一同议定。针对道路加宽硬化、渠系塘堰整治、农村路灯安装等公共项目实施,按照“大家事、集体定,谁先定、谁先干”的原则,群众自发组织“党建大院”会议1500余场次,自治协商、积极响应无偿腾田让地110亩、主动投工投劳560个工日、自愿出资捐款16万元,仅1年时间就组织群众无偿拿出土地加宽村社道路23.7公里、安装路灯70盏。文明风尚由身边人一起带动。传承弘扬本地丞相文化,以党建大院为评比单元,开展最美大院管家、最美家风、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并作为“文明义仓”以德换物的兑换积分,向甘于奉献服务的大院管家和支持公共事务的群众发放生活用品7.6万元,物质激励与精神奖励同步带动文明风尚。矛盾纠纷由身边人一块化解。坚持“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对婚姻家庭、经济债务、农田耕地、宅基地边界归属等邻里纠纷,实行“院—组—村”每级调解、处理3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成功率100%,全乡信访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8.6%,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森林火灾、民转刑案件“零发生”,治安案件同比下降70%。

责任编辑:韩利
  • 治理理论
  • 三农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