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加快经济全面数字化转型促就业

2023年03月04日 10:52:12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 邢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认为,就业面临四难,即青年就业难、稳住劳动参与率难、就业政策创新难和政策协同配合难。促就业不能走老路,应顺应数字化大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

image.png

刘尚希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来吸纳青年就业。发展数字经济,体现为各种面向企业、消费者的数字平台企业的涌现,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远远超出传统的工商企业。应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以电商、网约车、物流配送、在线教育、信息服务和数字场景设计等作为吸纳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式。各类短期的就业促进政策(如政府购买岗位、高校扩招、补贴存量企业稳岗等)难以作为长期政策使用,应以加快经济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来促进就业。

刘尚希建议,借助数字经济的包容性提升劳动参与率。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就业存在各种“门槛”,如要有就业场所,有单位接收和工作岗位,而各种数字平台带来的就业机会却打破了这种门槛,从雇佣关系变成了劳务合作,或者“网上摆摊”创业创新,自我雇佣,只要敢想敢干,就可以通过各种数字平台找到赚钱的机会。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特殊困难群体更为友好的特点,利用平台经济提升女性、长期失业者、残疾人等返回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同时,依托平台大力开发时间灵活、自由选择、无需固定场所的各种获取收入的机会,赋予劳动者更多的就业创业的自主权,降低劳动力市场门槛,提高就业创业的包容性。

刘尚希还建议,提升数字素养,提高数字能力。具备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就业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本竞争力的关键,已经从传统的手艺拓展到数字技能。当前,我国互联网的覆盖率较高,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但专业的教育、培训滞后。应加力加快发展数字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知识、数字技能,降低获得数字知识和技能的门槛。特别要注重缩小不同行业、不同代际劳动者数字知识与技能的差距,防范数字鸿沟带来新的就业排斥。

责任编辑:乔妙妙
  • 刘尚希
  • 经济转型
  • 经济
  • 数字经济
  • 求职
  • 经济学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