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党建引领 百舸争流 解锁南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2023年07月24日 16:05:56 来源:中国城市网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是南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除了我们的文化班考得好,西藏班、航空班的省状元都在我们学校,加上飞行专业分,我们航空班第一名比市状元还要高1分呢!”南通中学党委书记鞠九兵介绍道。

提起南通,教育是绕不开的话题,南通中学是其中一张闪亮的名片。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引领下,南通中学始终聚焦“国之大者”,在巩固“精品高中”的基础上优化“多元发展”。2002年起学校积极响应中央“教育援藏”的重大决策,成为全省最早的内地西藏插班(重点)高中,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90人左右,三个年级各有两个独立的西藏班,目前累计向全国高校输送了920多名优秀西藏毕业生。201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超前培育军队航空航天领域新型飞行人才,学校成为全国首批16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承办校之一,每年面向苏中苏北7个地市招收约50名学生。迄今已有六届学生毕业,共有126人进入空军航空大学飞行指挥专业,有3人成为北大、清华与空军航空大学双学籍飞行学员。他们中,有的在航空大学毕业时已荣立三等功,有的荣获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奖”金奖,2019年航空实验班毕业生崔翀,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受到总书记的殷切勉励。

“中央规划要求在哪里,地方发展需求在哪里,南通中学党建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鞠九兵书记介绍,党建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肩负着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的重要责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试点城市,多年来,南通始终致力于以党建工作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党建+”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新路径,把支部建到年级、延到学科,班子成员挂帅“第一书记”,将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多角度、全方位融合,一体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人才培养等工作,推动南通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推动资源均衡配置,是南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一招

“我家孩子中考失利,进学校的时候还排在学校的尾巴上,全家都想着要不要去县里借读,看看能不能拼一把有个大学上。后来学校多次上门,承诺会认真培养孩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们就留了下来。没想到在校三年,老师们主动发现、悉心培养孩子的爱好特长,参加奥赛获得了3个省级奖,通过综评提前录取985高校本硕连读。”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的1名家长在成绩出来时开心地感叹!

据悉,通大附中在南通地区中考招生分数线一直处于中游,高分段学生数量一直不多,市区学生流向县中的情况普遍存在。多年来,南通始终坚持属地招生,严禁跨区域招生,努力促进城区普通高中与县区中学整体协调发展,强化各级政府保障责任,努力办好区域内每所高中,推动错峰发展,让每所学校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让学生都能在本地享受优质特色的高中教育。

“校长带头上课,教风有了新变化!”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家长们交口称赞。罗湘军于2022年8月从县中调南通一中任职,每每提到教育教学,他总有说不完的想法,讲不完的思路,把县中经验与市区实际有机融合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觉得身为校长,只有走上三尺讲台、深入教学一线,才能更好引领教师队伍成长。因此在承担大量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肩负起学校创新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南通一中在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近来年的高考最好成绩。

“把学生留下来,让名师动起来。今年我市2023年高考再传捷报,主要指标再创新高,拔尖高水平考生近五年最多,本科上线率继续领跑全省,主城区高中再入第一方阵。推动市县学校领导班子双向交流任职,同时也带来了调出地学校教学管理上的好经验、好方法,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南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

各地市县学校之间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不沟通、不互动、不共享的情况。对此,南通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教育局,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统筹推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异地交流任职,根据学校结构需要、教师专业特点等实际,选配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培养潜力大的专任教师跨县市双向挂职培养,推动全市优势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经验互学互鉴、互促互进。

推动实时鼓励激励,是南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想教高三!”“我要做班主任!”这成为南通高中教师不约而同的心声。这些班主任克服了诸多困难,勇挑最重的担子,在市形成了争做班主任、争教高三的生动局面。

过去,因为工作压力大、承担责任多,教师人手紧,学校普遍面临老师不愿做班主任、不想教高三的情况。为扭转这一局面,学校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号召党员教师率先垂范,积极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一批中层干部、党员骨干教师纷纷主动请缨,带动了身边一批普通教师主动要求做班主任、积极争取教高三。

调研出真知,调研出实招,在基础教育条线做出的每一次部署、实施的每一项举措,都与大兴调研密不可分。从2021年开始,南通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教育局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各市属高中开展集中调研,及时听情况问题、问意见建议、找方法路子,积极寻求破解问题的最优解。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问题、师资后备力量的短缺不足,南通高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1115”工程,大力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统筹安排2023年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531人(占全省计划19.4%,其中:高中起点383人,初中起点197人,含七年贯通90人,占全省计划45%);七年贯通培养计划招生形势喜人,录取均分751.1,高于全市普通高中最高线13.6分,师范定向生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为乡村教育积蓄了“源头活水”。2023年,南通市首次设立教育领域10名“名校优生”专项计划,面向2023届研究生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吸引了2000余名知名高校应届研究生报名参与。

同时,为更好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2022年9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印发《南通市中小学教师培养激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在编制供给、岗位管理、专业成长、人才培养、待遇保障、表彰激励、尊师重教等方面出实招、亮真招,系统构建了强师优师惠师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郁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韩利
  • 大学
  • 南通高考
  • 南通中考
  • 空军航空大学
  • 升学考试
  • 学校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