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频道稿件中心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23年09月28日 19:33:09

城市是人类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建设关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加强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工作同步并举,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功开创了陈仓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0EE282FF-D9E7-42D8-9E15-EFD227485308.png

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擘画城市建设新蓝图

“今年是陈仓区撤县设区二十年,我们将对标全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总体目标,抢抓宝鸡城市‘东进’机遇,按照‘推进城市扩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思路,以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城建现代化,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陈仓区委书记马霄说。

二十年来,陈仓区从“撤县设区”到“突破西山”、从“5·12”地震灾后重建到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从陈仓现代物流园区到宝鸡港务区、从主动融入主城区到中心城区“东进”主战场。陈仓这座现代化开放之城、魅力之城、幸福之城已悄然崛起。

今年以来,陈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市委“一四五十”战略,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陈仓样板、绿色低碳宜居新城发展试验区”定位,努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品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新家园。目前,十大城市建设项目已经交付投用,科技大道、陆港大道东段等多条城市道路以及虢镇老城区更新等提升改造工程在有序进行,不断提升了陈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增强了城市的承载力、竞争力和带动力。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此,陈仓区加强顶层设计,聘请国内一流设计院,统筹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等重点,科学划分功能区,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潜力。截至2023年初,陈仓城镇人口由2003年的9.2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6.62万人,城镇化率从28.5%增长到50%。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市交通“大动脉”

“城市建设既要‘面子’,更要‘里子’。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要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把钱花在刀刃上,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足绣花功夫,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成果。”陈仓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小锋说。

近年来,陈仓区把路网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不断构筑城市交通“大动脉”。陈仓区先后实施西宝中线、南环路、科技路等改扩建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凤凰、清溪、陈仓等6座渭河大桥,打通陇海北路、虢亚路等9条“断头路”,形成“六纵七横”城市交通“路网”,总里程由54.9公里增加到103公里,拉开了城市骨架,建成区面积从撤县设区前不足7平方公里拓展到14平方公里。

“虢镇火车站,80多年了,没想到如今变得这么漂亮,动车也能进站了,方便得很。”经常来这一带遛弯的陈仓区居民说。

建于1936年的虢镇火车站长期存在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加之周边棚户区较多,一直是陈仓区城市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堵点所在。2022年2月份,总投资4.8亿元的虢镇火车站旧城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2022年10月17日,虢镇火车站动集动车组开通仪式举行,虢镇城区正式迈入“动车时代”。目前,5100平方米的站前广场、6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等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新增公共绿地及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虢镇火车站也将成为陈仓区交通枢纽核心区、文化生态休闲区、城市风貌展示区。

5B15E184-1C59-485F-BCD5-3480413CDA8D.jpeg

时下,宝啤路东段等7条道路竣工投用,新城二路、市场路等9条道路完成提升改造,城市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S104陈仓段、陇海北路全线贯通,解决了多年来想打通而未打通的难题。

挖掘文化特色,推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陈仓区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打响了“千年虢镇·‘中国’陈仓”的文旅名片。例如持续举办的九龙山生态半程马拉松赛,宝鸡(青岛)啤酒音乐美食季等,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潜力,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据了解,陈仓市场主体数量已从2003年的573户增长到2023年的21165户。

CF6DA3D4-55A9-45EB-8F75-2942047FFFF4.png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多条中欧班列线路业绩创下新高,运输能力与效率持续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畅通,为稳增长注入强大动力。随着宝鸡东扩步伐加快,陈仓借力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夜间经济、餐饮配送、康养经济等一批新业态的持续健康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陈仓千渭时代广场、大明建材城、金谷广场等一批综合性市场的消费活力。

另外,陈仓区认真挖掘区域内深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开展五个“十大”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陈仓的特色文化亮点,更好地讲述陈仓故事。像“舞动陈仓闹新春”“30秒创意炫陈仓”“文旅局长带你游芝樱花海漫陈仓”“群星闪耀 戏聚陈仓”陈仓籍省内秦腔名家演唱会等活动,成功扮靓大美陈仓,有效提高了陈仓区的知名度,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05CA4B8E-D878-454D-AC94-0694154BDF27.jpeg

据了解,陈仓曾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1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8.7亿元;文化惠民工程累计开展5万多场次,惠及城乡群众500余万人。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保障持续增强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为了更好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让广大百姓共享发展成果,陈仓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保障性住房、旧城棚户区改造、教育医疗等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让一项项“小工程”成为普惠民众的“大民生”。

城市住房方面,先后建成了紫竹苑、茗苑、县功桃园小区、清水湾小区、陆港新城小区等保障性住房,新增公租房3560多套,成功为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住房问题。

旧城和棚户区改造方面,陈仓区实施了车站厂区等四大片区9个旧城和8个棚改项目,彻底解决“棚户区”基础配套落后、“脏乱差”等问题。仅群力路片区、车站路片区就涉及拆迁安置户2600多户,涉及群众之多、覆盖面之广。“旧城区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时刻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保证拆迁户、安置户及时住上好房子。”陈仓区住建局负责人说,陈仓区老旧小区多,面广量大,大部分居住着困难群众。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区上启动育才园、老公安局、城东等片区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彻底改造工作,为老城区注入新活力,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06871A20-84EE-45BC-8D69-FE8546B7EC0C.jpeg

为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陈仓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启动实施“数字秦岭”建设,实现“空天地人”全方位管控。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开展河道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多项重点工作。同时,积极推动推进清洁能源进区入户,扎实开展夏季臭氧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完成近2000户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减煤、抑尘、控车、治源、禁燃等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四区改善排名第一。

另外,陈仓区还持续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相继建成西虢文化广场、陈仓渭河公园等10多处公园游园,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百姓出门就能游园赏景、健身锻炼。截至2023年初,陈仓城市建成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城区绿地率达到35.2%,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1.3平方米。

“楼高了、路宽了、街净了、景美了!”说起陈仓区新变化,居住清水湾小区的老人们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幸福感溢于言表。

奋斗新时代,争当弄潮儿。下一步,陈仓区将继续按照宝鸡大城市发展要求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中实现陈仓新作为。(兰梦婷 张晓林)

责任编辑:李竟闻
  • 时政
  • 宜居城市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