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八号乡白彦敖包村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付之于行动、见之于成效,以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亮晒比”创先争优行动为抓手,实施共抓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不断“靓面子”“强底子”,打造“内外兼修”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
整治环境,把“净”嵌入乡村。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党支部责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情况,将二号、白彦敖包、银庆壕等三个自然村打造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23年以来,共拆违治乱15处,拆除网围栏1000余米,清理“五堆”600余方,在二号自然村新建储草棚25处,在白彦敖包自然村实施绿化铺装工程,银庆壕自然村集中马铃薯储窖正在建设中,以点带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提升村庄“颜值”。利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制,设置“党员+农户”责任区,实施“3个一”的环境治理模式,即每季度由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大评比,每月由党员带头人组织责任区群众开展一次日常维护小行动,每季度开展一次评定积分公示,对应积分可以在文明奖励超市内兑换实物,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形成“主动建、建得起、保得住” 的宜居乡村新格局。
促农增收,把“业”融入乡村。白彦敖包村把人居环境整治过程变成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以人畜分离为切入点,利用“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养殖户”模式,白彦敖包、银庆壕、东号三个自然村65户养殖户依托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杜蒙肉羊联合体项目,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效率低、成本高、规模有限等缺点,走上“精养、少养、舍饲圈养”的高效绿色畜牧业发展之路。同步,在银庆壕自然村集中建设2000吨马铃薯储窖1处,可受益32户种植户,通过置换的方式,拆除村内16处私人储窖,将剩余16个储窑,通过出租增加村集体收益6万元,既根治白彦敖包村自建地窖造成村庄“乱”的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
以文化人,把“魂”注入乡村。白彦敖包村紧扣“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依托村党支部活动阵地,开办红色讲堂、村史讲堂、农科讲堂,加强对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引导,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3年以来,白彦敖包村已开办“三堂课”10余次,受众党员群众100余人次。此外,把党的方针政策从会议室搬到百姓家门口,组建理论宣讲小分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乡村振兴“热点”、关注惠农政策“重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支部带领+村民自治”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一约四会”等自治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结合点。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人居环境红灰黑榜”“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人人成为文明实践参与者,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野乡村。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