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五大主题论坛之一——“传承历史文脉 创建科技新城”文化主题论坛于10月29日上午在上海市奉贤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召开。
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袁泉致辞。
上海市科技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致辞。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田哲、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徐志虎共同发布《上海实践》系列丛书。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中国旅游协会智慧旅游分会会长肖潜辉、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主任解学芳、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发表主旨演讲。
作为上海的五大新城之一,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根基,以颇具特色的“贤文化”为抓手,奉贤区如何传承历史文脉,打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文新城”?未来已来,“数智力量”又如何赋能文化产业,同时联结全球资源,实现科技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场人文与科技、传统与新潮、历史与未来相互交织、相通互融的论坛在政府相关部门、文化及科技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各方嘉宾中开启。
赋予文化主题论坛鲜明特色
世界城市日起源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总主题,从上海启航,先后在全球多个城市举办主场活动,并逐渐成为全球城市分享善治经验、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作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维度之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这一国际日的热议话题之一。今年,文化主题论坛来到奉贤——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贤文化”与“家文化”深入人心的江南水乡;一片创新创造、投资兴业、科技赋能的新兴沃土。这一看似“矛盾”的特质,使得今年的文化主题论坛拥有了更为鲜明的特色和主题——将科技与文化交融,让历史与未来“沟通”。
就像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所说的,奉贤正在将原有以水为脉的传统生活,通过交通及数字化来实现“水脉-轨交-便利生态”的新形态,继而实现从水韵江南到“轨道上的新城节点”的转换,并在保持家乡特色、家乡味道的同时焕发新活力,寻找更为绿色低碳的城市更新之道。
元宇宙激发更多可能性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中央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定位和战略要求,奉贤亦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聚焦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汽配、数智新经济、化学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着力营造重视科技、参与科技和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作为文化与科技交融的典型一例,“元宇宙”在此次文化主题论坛中被频繁提起。比如有学者认为,文化元宇宙能够很好地赋能城市文化创新,为城市文化资源地开发与保护式重构提供新思路;也有专家表示,元宇宙赋能城市文化DNA,唤醒城市文化记忆,彰显数字文化基因地同时,亦可守正创新讲好城市本土故事。
元宇宙之于低碳发展亦有积极作用。比如有专家分享,如今的元宇宙技术不断更新进步,可运用 5G、UE5 游戏引擎、云端GPU 实时渲染等多项融合技术,通过数字孪生构建各种场景,让人足不出户便能身临其境地饱览名胜。元宇宙甚至正在引发思维变革,当城市不再以地上、地下等传统说法为“界”,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协同,将激发更多可能性……
这些真知灼见,在论坛现场频频引发掌声与思考,不断拓展文化的思维边界。(徐雅帆)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