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西湖镇:以“德治”新路径提高乡村治理“软实力”

2023年11月21日 20:16:08 来源:中国城市网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西湖镇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命令对部分村民约束力不够、民需民盼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问题。积极挖掘在外和本地“能人”成立“德高望”乡贤会,组织各村划分成多个村民互助组,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推动德治标准化、具体化、可量化,赋能乡村治理。

一、凝聚乡贤力量,提效乡村治理。

为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西湖镇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多次酝酿讨论成立了“德高望”乡贤会。乡贤会的人员组成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家族长、村计生协会成员、村内公认能人、在外成功人士为主。通过村两委推选、群众代表表决的方式将品德威望高、群众基础好的乡贤和“五老”人员选拔到乡村治理队伍中来,运用道德评议的力量解决一些镇、村基层组织不好解决的琐事、难事。乡贤会采取常规每季度开一次议事会,有事随时开会的方式开展议事调解活动。今年上半年全镇共开展96次乡贤会议事会,通过议事会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土地、宅基,涉及村民发展的道路、水渠、路灯等实际问题65个。另外,乡贤会还通过积极挖掘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模范事迹,以“细水长流”的常态化教育带动文明新风厚植村民心中,全面提升了村民素质,架起了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桥梁,辅助和完善了基层村民自治工作,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二、引领村民互助,共建和谐乡村。

为推进村民自治工作顺利开展,搭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公共事务自治平台。西湖镇按照村民居住区域,划分单元网格,原则上由居住相邻的10-30户划分成一个村民互助小组,每组要尽可能有1名党员带头,全镇共成立村民互助组169个,村民互助组通过互助养老、互助生活、互助生产、互助文化生活等渠道提供帮扶。互助组通过在全镇六个试点村开展“平安我值守”活动,使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推行互助组、胡同长、平安牌等工作措施,延伸乡村治理治触手。村民在邻里互助中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在环境整治中彰显勤劳的本职,于勤劳中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推动实现村民自治新格局。

三、组建宣讲队伍,助推乡风文明。

为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工作,西湖镇组建多个镇级、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政策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上半年共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活动46场,通过田间会、地头会、庭院会等方式,创新多种宣讲形式,用群众的话讲群众的事,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文明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受众达到7500余人。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移风易俗文艺节目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从思想上摈弃陈规陋习,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炫富攀比,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着力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为乡村善治提供强大助力。

四、坚持党建引领,督导工作落实

镇党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对村级“德高望”乡贤会和村民互助组的领导。“德高望”乡贤会和村民互助组均由党员带头开展工作,并且由镇村两级党组织做好业务指导和监管工作,及时研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村级“德高望”乡贤会和村民互助组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镇、村两级严格遵循工作安排,加强督导调度,采取“积分制”的方式,对乡贤会及互助组工作进行考核评比督导调度,根据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打分,对优秀的及时表彰奖励,对后进的进行鞭策督导,确保乡贤会、互助组工作顺利开展。采取多途径宣传乡贤会及互助组工作信息,充分挖掘优秀乡贤会和互助组的典型事迹,总结典型经验,利用村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广泛深入宣传。针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成员,在各级表彰时优先考虑推荐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发挥了表彰和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了乡贤会和互助组成员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在全镇形成了“颂乡贤之德,赞村民互助”的浓厚氛围,汇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强大力量,为乡村振兴夯实了社会治理基础。

责任编辑:韩利
  • 三农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