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区教师专业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于2023年12月28日在中关村第三小学红山校区召开了万霞德育工作室暨青龙桥学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市级教研基地成立大会。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德育科夏燕老师,中关村第三小学党委书记石磊、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书记、主任杨槟,以及学区各中小学副校长、德育干部、团少干部、道法学科教师、班主任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关村第三小学是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关村第三小学是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党委书记石磊对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及各校干部教师表示热烈欢迎。
作为中关村三小红山校区的执行校长,万霞老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热爱德育工作,扎根基础教育32年,活动现场,通过短片《金色霞光》和“修己达人 逐光而行”为主题的工作报告,万霞老师系统总结了自己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与大家分享了潜心育人的德育智慧。
中关村三小党委委员、中关村三小红山校区执行校长、北京市德育特级教师万霞老师。
199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4年来到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加入“大家三小”的班主任队伍,在班主任岗位上,她潜心钻研,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她无私奉献,用爱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多年来,她通过博客记录自己的成长,记录班级发生的故事,记录自己的反思与感悟,12年的时间,共记录407篇,累计50多万字。万霞还和团队一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预防——建构——自主生长”为主线,构建“中关村三小德育发展规划”,抓住“学生”“教师”“家长”三大关键人群,提升他们的德育能力,形成师生、家长自觉、主动、有机融入的德育格局。
为筑牢青龙桥学区育人阵地,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在本次大会上,学区成立了“万霞德育工作室”,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德育科夏燕老师为万霞校长授牌。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道法学科研修实效,拓展区域研修渠道,大会上还成立了青龙桥学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并授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红山校区)为“青龙桥学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校”。
学区管理中心书记、主任杨槟为万霞校长颁发学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铜牌。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贾美华主任为学区颁发道德与法治学科市级教研基地铜牌。
学区管理中心书记、主任杨槟现场聘请贾主任为学区道法教研基地专家。
现场展示的一节五年级主题微课《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参会领导、老师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万霞校长的课堂教学风采和育人魅力。
贾美华主任在点评中谈道,万霞校长的报告和微课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她的主题微课给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新课标的落地,如何还教于学、如何有价值地互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节主题微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实践。
贾主任表示,在新课标背景下,成立道德与法治学科市级教研基地,任重而道远!她期望基地老师们要做深度的研究,破解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要利用好平台,相互学习借鉴,分享交流教育智慧和经验;要历练成长,笔耕不辍,寻迹自己的研究轨迹,实现专业成长!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德育科夏燕老师在总结讲话中代表陈文远科长对学区德育工作室和道法教研基地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
夏老师表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和新时代德育教育研究。学区德育工作室和道法教研基地的成立,是学区主动作为、创新发展的结果。希望各校教师在贾美华主任、万霞校长的高位引领下,凝心聚力,切实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让新时代德育和思政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岁末将至,华章将启。青龙桥学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继续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发挥骨干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杨占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