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助推器”。2023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阳东,为阳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蓄势赋能。
2023年,阳东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全年新引进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约250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及其制造产业、先进装备、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其中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9个,已动工建设项目9个,已建成投产项目8个。
一把手、一股绳、一条心
招商“走出去”,项目“引进来”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阳东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以责任压实推动工作落实,上下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发挥出招商“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在江苏苏州举行新能源招商推介会。
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在招商引资的一线,“一把手”带头走出去,以上率下、用心用情,持续壮大招商“势场”。2023年,阳东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区领导带队外出开展招商28次,累计走访和接待企业150余家。在招商引资赛道上形成了营造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举办、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推介会,2023年,阳东区累计举办6场招商推介会,并先后赴广州、东莞、香港、珠海等地参加省市组织的产业招商推介会,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全面“走出去”的同时,密切跟踪项目线索,邀请有意向的投资商来阳东考察,促成重点项目洽谈、签约。2023年,阳东区共外出拜访企业50批次,180家次,接待客商145批次,250家次。
在工作机制方面,阳东区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工业企业项目快速上马工作领导小组、产业投资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招商引资团队、企业服务等团队等,成立了2支招商小分队,驻点东莞市、佛山市,在主攻珠三角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传统区域基础上,还拓展了苏州、杭州等长三角招商区域;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队长的招商引资团队,还分别在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珠海市设置了4个招商联络处,全力营造招商引资浓厚氛围,形成招商引资强大合力。同时,在开展驻点招商、产业招商等传统方式基础上,积极利用招商地商会、行业协会资源,开展协会联合招商、以商引商、“头部企业”招商等。此外,线上线下同步开招商展,积极推广应用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及时持续动态更新阳东招商数据库信息,切实发挥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吸商、引资”作用。
聚焦补链、强链、延链
绿色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延伸的重要承接地,阳东区是各类新型储能项目落户的优选。2023年以来,阳东区加快构建“1+3+3”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依托现有清洁能源产业基础,加快核电、海风、陆风、光伏、储能、抽水蓄能等项目建设,谋划由发电侧向装备制造侧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引进一批核能、光能、风能、氢能、新型储能等清洁能源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产业项目,着力打造超千亿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抢先布局零碳平台和新型储能产业,万象工业园10平方公里土地拟纳入阳江市绿能产业两大示范园之一,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落户阳东,先后引进大连融科等3个“小巨人”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5亿元。
日前,作为全市重点项目的中国能建阳江3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将每年为电网输送约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据悉,项目占地约7000亩,总投资约17亿元,规划容量为350兆瓦,项目新建220千伏升压站一座,配套调峰能力35兆瓦,容量70兆瓦时的储能系统。与同等燃规模的煤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1.6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30.56万吨,二氧化硫约991.66吨,氮氧化物约863.33吨,为阳东区“融湾先行”十大攻坚项目作出有力的支撑,为阳江市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能建阳江3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建设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迎难而上,在当地政府及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严抓安全生产防线,主抓施工进度,严控施工质量,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2023年12月26日,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今后,每年能够为电网输送约4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才说。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投产阳江核电(651.6万千瓦)、中广核南鹏岛40万千瓦、中节能南鹏岛30万千瓦海上风电等一批重大绿色能源项目。正在建设中广核帆石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通威200兆瓦新型渔光科技现代渔业示范园、晶科红五月农场550兆瓦农光互补发电等一批项目。谋划推进核电7、8号机组、三山岛3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走马坪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一个个重大项目在阳东落地生根、共建共赢。
中节能南鹏岛海域的海上风电场。
开通“绿色通道”、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保姆式”服务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热情不断增强
水好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抢抓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阳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有序转移承接主平台和合作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在政策支撑、服务效能、市场需求和法治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优市场环境。同时,阳东区不断完善区领导挂点联系推动项目建设机制,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组建工作专班化解项目难题,落实债券资金10.7亿元、统筹省级涉农资金3.07亿元投向重点项目,撬动全区4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62.1 亿元。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全年取得国家和省批准征地面积 196 万平方米,完成征地面积102 万平方米、收储面积103万平方米、供地面积 123 万平方米。
近日,在王麻子智造基地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挖掘机、铲车、运输车往来穿梭,各类机械设备轰鸣运转,一派繁忙景象。据悉,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是五金刀剪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五金行业唯一一家“出口免检企业”。2020年,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传承百年老字号品牌王麻子。王麻子科技(阳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嘉良表示,在园区的协助下,王麻子在发展上有了质的飞跃。
王麻子智造基地建设现场。
“园区为我们王麻子智造基地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在办理证件及手续上园区给予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了相关证件手续办理。在人才招聘上,园区为企业提供聘信息平台,提供培训地点,帮助企业对接人社局相关政策,同时推动企业职工学徒制,极大程度上协助企业招人难的问题。”王麻子科技(阳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嘉良表示,得益于阳东良好的资源优势以及阳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王麻子有信心成为五金刀剪行业的标杆。
通威新型渔光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现场。
“我们看好的是当前阳东正在谋划面向未来的海洋牧场,全区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大沟山海兼优,拥有2.1万亩,376户的水产养殖市场。”通威股份阳江海壹分公司总经理温佳霖表示,“公司非常有信心携手大沟镇镇村公司,公司本着服务当地的理念,将从‘价格、技术、品牌、质量、效益’等方面助力大沟‘百千万工程’,一起把大沟的水产养殖做强做大,成为阳东强镇富村公司的示范样板。”
为优化营商环境,阳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完善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和容缺预审工作机制,不断简化办事流程和审批环节,通过园区企业绿色通道审批中心,企业足不出园就能快捷办好事。同时,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创造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优质环境。
站在新的起点,阳东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承接载体建设、加强招商队伍配置,对标先进学习好经验、好做法,持续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阳东高质量发展加快成势。
文字:钟俊柳
照片:李向东 谢克荣 谭文强 许丰上 王麻子科技(阳江)有限公司提供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