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时光不负有心人

2024年03月04日 16:33:05 来源:中国城市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动力车间陈少华一直信奉的真理。对待学习,他有恒心、有诚心;对待工作,他有信心、有热心。参加工作31年来,他付出了,奋斗了,也收获了。从懵懂的新手到初窥门径,再到技能专家,多年的供水系统运行生涯,让他成了动力车间供水设备运行稳定的一块基石。

苦心钻研,对症下药治隐患

图片54.png

陈少华负责制造中心动力车间污水站检修工作。污水站投入初期,因厂家设计缺陷,导致污水站设备运行效率偏低和COD浓度指标偏高现象。

“污水处理系统生产各环节都是精密设备处理的,关键部位出现一丝差错,就会造成一些问题。怎么能治理住这一现象呢?”已是供水专家的陈少华决定试一试。

“每个设备的性能、结构都存在差异,只有逐一了解这些设备的脾性,深入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才能对症下药!”他的想法和决心得到了车间领导的支持。

为解决这个难题,白天他一直泡在现场,对存在污水系统运行效率不高的相关设备反复拆装,仔细研究每个设备的管路长度、厚度等。

图片55.png

他说:“经过一番拆装才发现,造成污水系统运行效率偏低的原因是需要进一步具体分析的,有的可能是管路走向因素,有的可能需要对引水罐、容积泵等设备进行重新布局。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带着一股子热情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晚上回到家后他依然处于工作状态。在家人已经熟睡的深夜里,他伏在灯光下一遍遍翻阅《污水设备原理》《污水处理设备说明书》等书籍,结合白天试验结果,自行绘制其设备布局图,一遍遍分析不同设备发生污水系统运行效率偏低的原因。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陈少华捧着亲手绘制的一沓设计布局图纸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同事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图片56.png

最终,根据他所绘制的设备布局图,针对设备运行效率偏低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改造,成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运行效率不高这一问题。经改造运行,污水系统运行效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COD浓度指标有了显著下降,确保了制造中心单箱COD排放量指标连年保持河南省七家卷烟厂第一名,陈少华也因此被中心级评为“优秀员工”荣誉称号。

“神医”妙手,巧治设备消隐患

逢年过节,是生产保供中的动力车间最忙碌、最缺人的时期,连续几年他都抽不开身陪家人过年。“就是过节不休息,这也没什么。只要单位需要,我们就要把该做的做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3年“五一”劳动节,当陈少华正和家人享受难得的团圆时,突然接到车间的电话。“纯水机组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如不尽快处理,会影响生产保供。需要你过来紧急处理!”

“加强对纯水机组运行情况的监视,稳定住供水负荷,确保生产保供。我尽快赶来!”陈少华电话里安排大家做好安全措施,随后匆匆向家人道别,赶赴生产现场。

从新郑到郑州,40多公里的路程,历经1个小时颠簸。陈少华顾不得一路疲劳,直奔生产现场。

图片57.png

“调出纯水使用曲线,看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咱们先处理纯水处理系统的缺陷,稳定住供水运行。”一到现场,陈少华紧急安排生产。“文辉,你和李利去割除软水箱排水管,连接到纯水箱。先保证生产供应用水再说。”

造成纯水机组水处理不够用的原因很多,迅速找出病因,赶在第一时间抢修至关重要。他带领团队认真查看、分析设备运行曲线,深入现场听声音、测振动。

图片58.png

久经沙场的他凭借多年经验,最终断定是电机叶轮积灰造成的振动增大,需要解体电机叶轮进行清灰。这可是一项大工程,揭盖子,拆螺丝、拔叶轮,检修人员清灰后再安装叶轮,上紧螺丝、合盖,风机试转、投运。这一道道复杂又繁琐的工序,经过抢修团队连续24小时作业,终于赶在“五一”假期收假前将这个“病患”医治好了。

图片59.png

“再加强监视检查,收假之后用纯水大,一定要保证加负荷没问题。”看着集控室盘前电脑显示电机的电流、振动值回归正常,陈少华悬着的心可算是落下了,可他和同事又错过了一个和家人团聚的“五一”假期。

创新达人,追求梦想增效益

从“优秀共产党员”到“郑州市节能减排标兵”……头顶多项荣誉的他,却从未停止过钻研的脚步。

图片60.png

“和供水打了31年交道,烟草行业的设备更新速度极快,咱可不能‘掉队’呀!”陈少华经常主动请缨去其他单位学习调研,相互了解设备信息,及时与厂家沟通,获取设备的创新技术。

图片61.png

自从来到制造中心动力车间后,陈少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抽水泵经常出现轴承损坏、润滑脂外漏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顺着根源去探究原因。他发现,给水泵通常在高温、高转速的环境下工作,中心轴与轴承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受轴承的空间位置限制,散热面积小,使得热量在轴承与心轴摩擦处积聚,从而造成设备工作失效现象。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始终有限,取长补短,在别人的想法里不断完善自己的理念,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找到根源后,他开始协调各班组通力合作,研制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散热式水泵以及抽水设备系统,并进行验证测试。通过在抽水泵上反复试运调试,最终确定了加装散热组件对散热空腔进行风冷散热方案,并对5台抽水泵进行了技术改造,成功解决了抽水泵在运行期间内的轴承损坏、润滑脂外溢现象,方便了运行人员巡检,确保了设备工作安全可靠进行。

图片62.png

2019年,该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陈少华作为创新工作室供水专业的带头人,先后同团队研究并获得《一种可折叠的装水装置》《一种移动式拖把清洗水箱》《一种防溢流报警装置以及防溢流水箱》等多项专利。同时,完成了中水冲厕、中水冲洗挤泥机改造等多项技术改造并成功投入运行,为企业提质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谦虚,做得多说得少。而且做事情特别认真细致,让人信赖和钦佩。”在同事眼里,他称得上是供水方面的“专家”。但他却认为,只有沉下心去钻研、精益求精地干工作,才能不出差错。在供水专业这条道路的探索中,他依旧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张百根)

责任编辑:尚瑞琳
  • 陈少华
  • 抽水泵
  • 水污染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