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利民之举,也是发展之计、转型之策。围绕城中村改造,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盛华翔伦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名。
中国城市报: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背景是什么?
陈丽名:城中村是城镇化的产物,它以相对低廉的生产生活成本,服务了城市的发展,也支撑了无数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安居乐业。但同时,城中村通常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社会治理难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能够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提升经济活力,还可为城市发展腾挪空间、提升效益,并有利于解决当前城中村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城市报:城中村改造与以往棚户区改造有何区别?
陈丽名: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性质不同。城中村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被纳入城市管理体制或被城市包围形成的村落,其土地使用权性质通常为集体土地;棚户区则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存在的、环境条件差、房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的危旧住房区域,主要涉及的是国有土地上的危房改造。
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的目标和范围也有所不同。以往棚户区改造主要针对整个住房区,目标是拆除重建或改造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当前城中村改造更多聚焦中心城区重点区域,以生态平衡为核心,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建结合三种模式,实现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提升,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中国城市报:目前城中村改造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该如何应对?
陈丽名:当前,城中村改造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政策、规划、资金、居民意愿等。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今年3月,《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经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当前,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各大城市加速落地,越来越多的地方将会适时出台适应新时期的城中村改造政策。
面对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起点和改造成本更高的挑战,确保资金来源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年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宣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这意味着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资金网”正在织密。同时,各城市也要思考如何引入更多经营主体。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人员安置、产业转移也是突出的难点,在做好安置房建设的同时,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联动。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