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生物医药大模型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

2024年05月27日 16:05:10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王迪

中国城市网上海5月27日电(记者王迪)近日,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生物医药大模型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医疗健康大数据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连云波表示,AI技术有望赋能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环节,“我们致力于平台搭建、生态服务和创新探索,聚焦在生物医药领域里的网络、安全、数据和人工智能,希望以此推动中国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连云波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主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副所长、海南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姚晨表示,临床试验的数字化转型可以突破传统方法诸多局限性,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慧敏围绕基于基因组学大数据的融合基因的发现及靶向药物研发分享了研究成果。“除了药物研发成功以外,这也是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典范。”胡慧敏说。

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雷从数据与模型驱动的医学研究的角度分享了他的见解。他强调,模型基座、模型语料、训练方法与应用场景是医学大语言模型训练的重点。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尹航围绕AI制药与产业前沿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说:“现在人类已经合成的分子在千万的级别,但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可以探索多个不同维度。除了药物设计,我觉得关注AI在疾病诊断、预测方面的发展应用也非常重要。”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首席数智官林锦斌表示,复星医药在整个AI领域的探索较早,“应从组织、技术、场景价值上系统设计AI赋能场景的路线,而不是零星的业务团队自发对AI价值进行挖掘。”林锦斌说。

华为云盘古医学大模型负责人祝晓庆表示,数据将成为未来大模型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她说:“在生物医药领域,我们提出了数智融合平台、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应用三块,利用底层的技术、中层的平台以及上层的应用场景,助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英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介绍了端到端生成式AI赋能新药研发。“英矽智能已与复星医药、赛诺菲等药企签订相关合作,实现相关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落地。”任峰说。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东南大学-江苏运动健康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当选AIIA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副组长单位。

责任编辑:乔妙妙
  • 生物医药
  • 生物技术
  • 药品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