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高陵区委书记张水利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张水利在发布会上介绍,过去一年高陵区认真落实“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抢抓“向北跨出工业强市一大步”历史机遇。2023年GDP突破400亿元,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市前列。入选2023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区、西部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一、精准把握北跨发展新定位。树牢全局观念,聚焦把高陵建设成主城区的目标,自觉从中省市大坐标系中找准定位,把积极承接北跨作为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咸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强力激发北跨发展新动能。立足泾河工业园以园聚产、以园促产,建立集“谋选招落服”于一体的大工业机制。按照“腾换并举”、重在“换鸟提质”的思路,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39亩,为园区注入新鲜“血液”。支持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全区工业总产值2026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
三、全面拓展北跨发展新空间。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建设,实现城市“背街不背、小巷荟萃”,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统筹做好渭河西安段保护和利用,泾渭分明从昔日的“泥滩地”变成了生态休闲“打卡地”。聚焦生活空间品质化,兜准兜牢“医、教、住、行”等民生实事,深化巩固养老“1+5”、教育“1+6”、健康“1+8”政策体系,推进48所校园环境更舒适、40家“高·幸食堂”助老更温馨、群众医疗保障更精准,公众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聚焦生产空间特色化,释放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政策红利,探索农村沉睡资源激活的有效途径,推动有条件村参与延链补链。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全力打造高陵全季西红柿区域公用品牌。荣获国家设施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024年高陵区将着眼西安所需,立足高陵定位,对标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坚持系统施策、靶向发力,补短强弱、固本扬优,从以下几方面施策,打造渭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带核心区。
一是紧盯核心定位抓产业。推动链式布局,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速形成“支柱产业为基、新兴产业引领、未来产业突破”协同共进发展的新格局;加大科技创新,全面落实新一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抢抓“双中心”和“北跨”科创走廊建设机遇,深入挖掘企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支撑,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提升招商质效,聚焦三大支柱产业,重点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产业集群,对照产业链图谱上门招商,全年引进产业链项目8个以上。
二是下足“绣花功夫”提品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保障西延高铁、地铁10号线、富平至机场铁路项目建设,完成渭阳九路、桑军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成“三河一山”绿道三期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一老一小”民生底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教育和医疗,全面完成民生十大实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下真功。持续整治人居环境,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深化农村“三大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强化“点上攻坚”,注重“面上提升”,加快推进“三区三线”以外村庄规划建设改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提升“高陵芹菜”等设施蔬菜品牌效应,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引领,开展“村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创建省级、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10个。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削薄培强”行动,全力推动60%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超过20万元。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