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8月30日电(记者叶中华)8月30日,记者从北京市应急局8月份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8月29日,北京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62起、死亡165人,同比2023年减少38起44人(2023年同期不含“4·18”重大火灾事故数据),分别下降19%、21.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北京市应急局协调处处长车广杰介绍,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北京市从今年2月份开始至2026年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通过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综合措施以及“兜底”措施,全力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全力整治群众身边突出问题隐患。目前各项整治行动推进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
车广杰阐述道,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推动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持续深化违规动火作业、燃气管道“带病运行”、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疏散通道及消防车通道“两个通道”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两个以上独立逃生通道”“严禁边营业边施工”等兜底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紧盯重大隐患治理不放松,累计开展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宣贯2500余次,覆盖46余万人。同时,建立重大隐患全量汇总和闭环整改机制,对重大隐患整改进行临期提醒、到期预警和超期警告,累计消除重大隐患730项。截至目前,推动2家高风险油库调整退出,完成重点区域104家加油站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完成12座尾矿库闭库销号。
二是坚持科技赋能,通过“企安安”持续强化安全监管质效。完成“企安安”与市交通委、市城管执法局、市消防救援局等部门执法系统,以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特种作业证书查询系统、动火报备系统、高风险小型工程系统、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系统等15个系统的对接,避免多头填报、重复检查。推动形成32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台账和290万余项隐患台账,实现数据动态更新。推进企业自查和政府检查“两单合一”,隐患排查清单数量缩减34%、优化60%检查项。为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安全管理人员、政府部门安全检查和执法人员开通账号100万余个;区分市级重点企业、区级重点企业和一般单位,明确了34个行业部门分级监管类别;标注了燃气、医院、涉危实验室、有限空间、涉爆粉尘等12类重点领域台账标签,推动实施差异化监管。截至目前,企事业单位自查隐患整改率99.8%,部门检查隐患整改率99.6%。
三是强化督查督办,持续提升隐患治理水平。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3个安全生产督察组,采取驻地督察和常态化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等12家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察,全面推动各项安全责任措施落细落实。市级层面组建12个明查暗访组,采取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抽查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城市运行等重点行业领域40余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1100余项。紧盯主汛期安全风险,市级成立8个督导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主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督导检查,切实将压力传导到基层末梢、岗位人头,确保首都安全度汛。
四是深化矩阵宣传,持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开设6个专题专栏进行科普宣传,刊发专版32期,播发电视新闻、应急广播330余条。组织114家安全教育基地、科普场馆对公众集中开放,擦亮“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等宣教品牌,营造社会共治氛围。在新媒体平台《曝光台》《大曝光》专栏,累计曝光执法检查典型案例194起,加大社会震慑力度。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