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百余名校(园)长齐聚新翰高中 探索赋能青少年成长有效途径

2024年09月23日 20:40:08 来源:中国城市网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生态下的协同机制,全面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9月20日,“国培计划(2024)”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研修项目、“国培计划(2024)”市县青年骨干校长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中来自全省各市州的100多位校长(园)长走进浏阳新翰高中,探索赋能青少年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园)长一行首先参观了学校校碑石、文化长廊、孔子广场等新翰特色文化景观,详细了解该校“思行合一,做影响终身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及“爱心造就一切”的育人理念。

“环境比制度更能改变人,每位教育者都要建设属于自己的育人‘磁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湖南省商南花名校长工作室首席名校长、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商南花首先介绍了个人的成长历程,接着她从办学有格局、发展有速度、未来有故事三个方面“图说新翰”,全面介绍了新翰办学的特色。同时,她分享了的两个原创观点:一是校园环境,方便第一,好看第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是教育最美的境界;二是校长,在成就师生成才成长中成全自己的教育人生。

思政课是加强学生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钟梦婷老师以《一份坚持,换来和平》为题上了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她以情景剧的形式——《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引领学生走进刘华清上将的世界。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踊跃地发言,分享了他们从刘华清上将学到的虚心好学品质和领悟到的爱国爱民、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浓烈的爱国情怀,同时还引发学生对个人梦想的思考。最后,钟梦婷老师鼓励学生们要践行学校的“六爱”精神: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爱校爱同伴,能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创新、以劳育美、以劳强体,从书本到田园的绿色之旅……”教学教研处主任黄凤交以“乡村绿”为例,从研学的价值与意义、课程开发遵循理念、“乡村绿”实践与探索三个方面进行研学课程设计与开发分享。她认为,实践与探索一直在不断优化,需要紧跟时代脉搏热点;要紧扣综合素质评价,把综合素质评价课程化;在紧密围绕地域优势的基础上,需因地制宜,充分展现地域特色,依托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等资源,积极开发具有独特性的课程资源。这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进一步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全面发展。

“育人的精髓常常隐藏在日常的细微之处。课堂上学生们的老师好不仅是对尊师重教传统的传承,也彰显了新翰高中在日常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重视与培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应鼓励学生走出传统课堂,通过亲身实践与体验,不断拓宽视野,丰富个人经历,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当前的教育实践必须紧密贴合当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不断探索赋能青少年成长的新方法、新途径。

据悉,浏阳市新翰高级中学作为“国培计划”研修项目中名校访学环节中的其中一站,以其卓越的教育品质与高标准的教学规格,以及优质教育的新范式,得到了教育同行的认可和肯定。(刘思诗)

责任编辑:韩利
  • 青少年成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