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泉上镇罗李村的千亩农田已经完成了第一季“金叶”的收成,第二季的“金稻”也正陆续开始采收。罗李村位于泉上镇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四季分明,夏秋交际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拥有耕地2168亩,正是适合发展多元化综合农业产业的土壤肥沃之地,也是宁化县16个乡镇207个村的代表与缩影。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图为集中经营的连片大面积农田。宁化县局(分公司)供图
为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推动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当地政府、宁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合作社多方共同发力,以实现“产业增效、农户增收、生态增值”为出发点,推广“烟叶+烟后稻”“烟叶+制种”等轮作模式,在罗李村打造了以烟为主、产业配套、多业融合的地域特色烟区产业综合体。
夯基固本,基础“稳”致富路才能走“实”
为解决当地农民“在哪里种植”的问题,宁化县政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和县、乡两级土地信托服务网络,由村委会统一集中各村小组土地至合作社建档,持续开展稻烟田土地长期稳定流转,与农户签订3-5年长期土地租赁合同,确保土地流转长期稳定。
土地有了,生产设备也要跟得上。宁化县局(分公司)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农村基础项目建设,通过成立烟叶发展基金、引导自主投入、合作社补贴推广等形式,在烤房新建与技改、小流域治理以及适用农业农机推广等方面狠下功夫,保障生产设施设备能够跟上逐渐形成的“大农业”格局。
“今年我家在烟草公司补贴政策扶持下新建了一座新型轻钢保温结构密集烤房,烤房烤能和烘烤质量有显著提高,同时购入了一部水肥一体机,大大减轻了施肥效率,劳动负担轻了很多,明年我准备申请增加计划面积。”罗李村农户邹春荣如是说。
9月下旬,宁化县泉上镇罗李村,图为农户正在操作适用农机进行农事操作。江杰敏摄
多元发展,产业“融”致富路才能走“宽”
宁化县在以烟为主的前提下,从服务用工保障、设施综合利用、绿色协同发展入手,辐射带动延伸产业,保障烟农综合增收。通过打造专业化服务队,在各关键生产环节开展专业化服务。试点探索以农网特色终端为阵地,开展针对不同时段烟农采摘烟叶、烤烟初分等用工方面的“益农信息”发布招聘。打造“宁化农网综合服务社”公众号等线上应用工具,设置资金需求、用工需求和便民服务三个下拉菜单栏,为包含农村消费者提供农机租赁、用工招聘等线上便捷服务,减轻农民生产压力,缓解农村请工用工难题。大力推广烤房综合利用,出台并完善专业化密集烤房烘干水稻、玉米种子技术章程,加强对非烤烟季节烤房维护的重视,组建烤房维护队,提供密集烤房烘干种子烤房维护服务,保障烟后产业效益。
“有了那些专业服务队的帮忙,种田也没那么辛苦了,效益也更有保障了。今年我夫妻二人承包的土地全部用于烟叶种植和玉米制种,亩产值超过9000元。同时我还担任了种业公司的制种片区经理,利用烟草公司补贴修建的新型烤房和新购入的玉米脱粒机,为周边农户提供玉米种子烘干和脱粒服务,增加了一份额外收入,腰包鼓起来了,腰杆子就挺起来了,来年我还准备买辆小汽车嘞。”邹春荣继续说道。
烟叶种植田管期间,烟草站组织开展烟农培训,宁化县局(分公司)供图
销售拓展,渠道“广”致富路才能走“畅”
解决了种植问题,下一步就要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我们通过加强与产业公司和本地销售渠道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烟农专业合作社平台,持续推进综合产业整乡推进工作。采取“产业公司+烟农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开展烟后综合产业推广,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和行政部门的管理措施,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宁化县局(分公司)烟叶办负责人赵鹏超介绍道。
烟后稻方面,根据种植品类的不同,各区域农户通过合作社牵头协调组织,交售本地食品加工公司或国家粮库,同时积极筛选引进河龙贡米、天力种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以企业卓越影响力促进产业发展;烟后水稻制种与玉米制种采用订单形式,与种业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充分保障产业长期稳定。
绿色助力,环境“优”致富路才能走“远”
宁化县在产业综合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环境净化为中心,集成土壤保育、免疫诱抗、天敌释放、理化诱控等主要技术手段,构建全生产链条绿色防控网,大力实施土地用养结合、农药减量增效、地膜回收利用、生物质燃料推广应用等绿色环保措施,着力保障综合产业可持续发展,走稳新时代乡村致富道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身为革命老区、长征出发地的红色宁化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添上另一个亮丽的名片,新时代农业种植区乡村风貌也必将会更加焕然一新。(江杰敏、田开心)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