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烟驻马店卷烟厂动能保供主体车间,正悄然进行着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绿色变革。这里,节能降耗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每一位员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实践。
节能降耗全员化
动力车间负责人夏禹龙介绍道:“节能降耗,首先是一场理念的革命。能耗管控精益化,是动力车间节能降耗工作的一大亮点,只有让每一位员工都深刻认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才能汇聚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力量。”
为此,动力车间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召开专题会议、利用企业微信、班前会等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发布节能降耗知识、举办节能降耗技能竞赛等,车间针对水、电、气、汽等主要能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监测,建立了完善的能耗统计和分析机制。通过“日监控、周分析、月考核”的方式,组织各班组进行生产竞赛,以便车间能够及时发现能耗异常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同时,车间还加强了非生产时段的用能管理,杜绝了“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的发生,不仅从生产上节能降耗,而且让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加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这些活动,员工们逐渐树立了“一丝一毫降成本,一点一滴提效益”的勤俭节约意识,“降本无小事,节能利大家”的观念也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这种全员参与的氛围,为动力车间的节能降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实践多元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节能降耗工作中,动力车间同样注重创新精神的发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他们依托“王小沈创新工作室”平台,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节能降耗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王小沈创新工作室”作为动力车间的创新引擎,聚集了一批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员工。围绕节能降耗的目标,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与开发,通过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进行课题攻关。工作室成员们通过数据采集对比、设备优化升级等手段,不断探索降低能耗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针对水能耗过高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查找厂区供水管网的泄露,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综合分析,最终成功拿下这个“水耗子”,解决用水异常的情况。
此外,团队成员还对空调系统进行了节能操作方法的优化,降低了空调的能耗;对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循环节约生产用水,做到“开源节流”。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能耗,还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修旧利废常态化
在节能降耗的道路上,动力车间并没有止步于理论和竞赛。他们深知,深挖内部潜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样重要。因此,车间大力推行修旧利废活动,鼓励员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开展自主维修和再制造工作。
深入挖掘内部潜能、力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至关重要。为此,车间积极推动修旧利废行动,激励员工凭借智慧与技艺,投身于自主维护与再创造的工作之中。
如今,“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已成为每位员工的坚定信念。他们通过细心筛选废旧零部件,进行彻底清洁、修复及再加工,巧妙地将众多原本被视为无用之物的物件重新焕发生机,赋予其新的使用价值。
修旧利废活动的实施,不仅有效降低了车间对新配件的采购费用,还显著提升了废旧零部件的利用率及其附加价值。这种循环利用的模式,既为企业节省了宝贵的资源与成本,又有力推动了绿色节约型企业的建设。
动力车间的节能降耗工作是一场全员参与的“绿色革命”。在这里,每一名员工都是节能降耗的担当者和践行者,每一项创新都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超越。这场“绿色革命”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宝贵的力量。(王瑞铎)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