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婺源,不仅是一千多个自然村,村村有美景。我更爱她"放下扁担考一场"的厚重文化。当最美的风景有了灵魂,便有了人人皆爱的理由。
几年前去婺源清华拜祖,我知道我为什么选定了清华附中任教,后又去了清华美院深造,一枚印章深刻"清华墨韵"同样把家乡时时记入笔端。在江西万年师范任教期间,无论走到婺源哪里都有莘莘学子,听他们讲故事,如俞氏宗祠的保护、某村一门三进士、六部四尚书、詹天佑的贡献及金庸的故乡。
"三雕五色″砖雕,木雕,石雕,红色,白色,绿色,黑色,黄色。红鲤游趣,与人为伴;江湾雪梨,洁白香甜;绿茶茗品,清香天下;黑色龙尾,文房佳品;幸福金菊,心花怒放。
婺源有厚重的文化,臂如,有村民把大门故意设计重叠"关不到"(官不到)鼓励后人读书做官,又如墙体拐角处是平的,暗示邻里要彼此和陸相处不要有棱角,再如水井通常一大一小,要求在大井打水先在小井把桶洗干净等等都有无尽寓意。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我创了几幅婺源风情画,运用中西结合手法,突出装饰性和生活气息,用笔大胆明块,用心提炼,画心中之家乡。
2024年10月胡才春于北京。
胡才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江西文联、美协道德委委员,江西美协"文艺两新"工委会副主任,先后深造于中央美院、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荣宝斋画院、清华美院等。三十幅国画刊于《人民日报》,三十幅国画入围,入选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举办联展。曾任《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中国技术市场报》美术主编,《书法报》"才情春趣"专栏编辑,中国科协青少部评委,中国工程图学学会评委,《人民日报》(新闻战线)艺术顾问,空军工程大学客座教授,授课于华东政法大学,国防科大、北京大学等。作品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军事博物馆、天安门城楼,中南海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收藏。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