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融入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大局,坚持生态优先、逐“绿”而行,在绿色防控、低碳烘烤、产业融合等方面不断作出新的探索实践,推动烟叶产业绿色转型,走好新时代烟叶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的发展之路。
绿色防控,生态平衡“新密码”
(图为“性诱捕器”)
在临武县烤烟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实施核心示范区,常常可以看见,瓶装的诱捕器整齐有序地立在烟田里,横竖成排,间距均匀,犹如一个个忠诚的士兵守卫着脚下这片土地。
“这些性诱捕器,就是我们给害虫布置的‘温柔陷阱’,它主要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吸引雄虫,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从而阻断害虫繁殖,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助力烟农科学环保种烟,保障烟叶质量安全和维护生态平衡。” 临武县局(分公司)烟叶技术员介绍道。
为深入推进烟叶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改善烟区生态环境,除了安装性诱捕器,临武县局(分公司)还积极运用蚜茧蜂、蠋蝽、赤眼蜂等“害虫天敌”防治措施,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使用生防菌剂代替化学药剂,推广无人机“飞防”作业等,有效维护烟区生态环境,稳定提高烟叶质量水平,实现了烟区病虫害发生率逐步下降,烟农绿色防控理念逐步加强的目标。
“刚开始,很多烟农对绿色防控技术还不理解,依然只知道通过喷洒农药去防治病虫害。”临武县局(分公司)烟叶部门负责人说道,“但是随着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工作的推进,我们始终坚持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组织烟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安装使用诱捕器、杀虫灯等装置,讲解绿色防控的优势,最终这项技术得到了广大烟农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据了解,自绿色防控技术推行以来,临武县局(分公司)累计组织技术培训13期,参与人员达1400人次。今年临武县共建设烤烟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实施核心示范区5000亩、辐射区11300亩,实现县域范围全覆盖。
低碳烘烤,降本增效“新法宝”
俗话说的好,“种是金,管是银,烘烤才是聚宝盆”。
“之前的旧烤房用煤炭当燃料,煤灰满天飞,我们经常被烟气熏的眼泪直流,还总担心温度太高,把烟烤坏。”临武县南强镇莲塘村有着数十年种烟经验的刘大爷,回忆着以前的烤烟经历说道。“自从有了这个新式生物质燃料烤房,那烤烟感受可真是大不一样,不仅干净卫生,而且烤出来的烟叶色泽匀称,烤一房烟能节省200-300元成本呢!”
(图为“生物质燃料烤房”)
刘大爷口中的生物质燃料烤房,是将秸秆、锯末、木屑等废料挤压制作成颗粒状燃料用于烘烤。和传统燃煤烤房相比,它投料便捷、易于控温,不仅能够减少碳琉化物排放,还可节约燃料和人力资源,降低烘烤成本,在烟农减负、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临武县局(分公司)为提升烟叶烘烤的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水平,对烟叶烘烤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生物质燃料烤房为代表的新能源烤房建设,促进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同时搭配智慧烘烤平台,帮助烟农远程实时掌控烘烤各项指标数据,掌握更多烘烤技巧,提高优质烟叶的产出比例,让烟农实现从“会”烤烟到“慧”烤烟再到“惠”烤烟的华丽转变。
目前临武县共有生物质燃料烤房1044栋,其中2024年新改造生物质燃料烤房274栋,已全部投入使用。
烟光共舞,村民致富“新路子”
(图为“临武县汾市镇白石村光伏项目”)
在临武县汾市镇白石村,一排排烤房顶部连片铺设光伏发电板,将源源不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高空俯瞰,烤房仿佛披上了一身坚硬的“银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气势尤为壮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村现在70多间烤房顶上都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屋下烤烟,屋上发电,既不耽误烟叶烘烤,还拓宽了我们增收的渠道,那可谓是一屋两用,真是不错。” 临武县汾市镇白石村村民老李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临武县局(分公司)深入践行“双碳”目标,秉持“绿色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协调光伏企业投入建设,盘活闲置资源,在烤房群屋顶搭建光伏电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推能源革命,在满足烤房用电需求的同时,向电网输送电力促进烟农和村集体增收致富,让烤房群的“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充分释放“烟叶+N”的潜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为乡村振兴道路增“光”添彩。
截至目前,临武县共22处烤房群完成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预计年发电收入约260万元。逐“光”同行,烟光共舞,烟叶产业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孕育着乡村发展的新希望。
未来,临武县局(分公司)将继续立足烟农需求和烟区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应势而动,乘势而上,不断提高烟叶新质生产力,全力绘就一副烟区美、烟叶兴、烟农富的美好画卷。(许怡蓓)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