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宣成乡溪源村岩下自然村,四面环山、云雾缭绕,碧水清波,一片片平整开阔的田地成方成块,一条条宽敞便利的机耕道和水渠贯穿其中,这幅生态宜居、村美人和的“绝美画卷”离不开余田坑水库的建设。
一水带动多业兴,四季碧绿的余田坑水库就像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的一颗明珠,余田坑水库的水变成了村民的“幸福水”。“余田坑水库建成运行后,解决了我们全乡一万两千多人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总共可以灌溉良田五千多亩,惠及全乡三千两百多户人。”宣成乡党委副书记杨灿明介绍,余田坑水库能够惠及溪源、下畲、寨背等6个行政村,为保障宣成乡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为福建省长汀县宣成乡余田坑水库。方崇能摄
这是龙岩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水为媒润泽民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例。
图为福建省武平县云礤水库。武平县局(分公司)供图
近年来,龙岩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助力以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标志的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发展。
初春时节,龙岩市上杭县万亩良田长势喜人,放眼田畴,绿意盎然,与烟农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返乡种烟的这几年,我的种烟规模从30多亩增加到100亩,烟叶采收后种稻子,‘钱袋子’鼓了,今年我想着在城里买套房。” 谈起现在的生活,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农户张秀娥笑容灿烂。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龙岩市局(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粮食大局,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抛荒地复垦,统筹设施资源利用,建立以稻烟产业为主的“四个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以烟稳粮、以粮促烟,推动了烟农增收、农村就业、产业发展和政府增税,烟稻轮作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搭档,为烟区乡村振兴注入了“烟草力量”。
图为龙岩市上杭县三丰烟农合作社组织机耕专业队开展撑膜高培土机械作业。郭子雄摄
张秀娥的耕作模式是许多稻烟农(既种稻也植烟的农户)的一个缩影。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走出大山闯富路”。春季种烟,秋季种稻,冬季抢茬种蔬菜的“烟+稻+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在龙岩烟区逐渐热门起来,实现“点石成金”式的逆袭。
为了提高农产品种植效益,龙岩烟区还引入了谢华安院士团队培育的最新优质晚稻品种“福香占”,为“烟+稻+N”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
“福香占’收购价195元/百斤,比常规稻高45元/百斤,今年春季种烟叶,秋季种稻,冬季种萝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使我家田地亩产值过万元了。”张秀娥高兴地说道。
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奋进新征程,龙岩市局(公司)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继续谱写红土地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积极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好”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张泽玲)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