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热”持续升温,体验非遗成为社会新风尚。每年元宵佳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人山人海,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活动——“走古事”在这举行,这是一个三百年不辍的元宵之约,规模盛大,隆重热烈,堪称一绝。
2014年抚市“走古事”活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古事”活动通俗地讲就是闹元宵的化装游行,多以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人物或情节为装扮,车载或抬着游乐。这是一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全民Cosplay,参与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并根据主办方的安排抽取先后顺序,组织队伍,游遍大街小巷,场面十分壮观。
图为抚市“走古事”五虎将实景图。龙岩市永定区文体旅游局阙芳供图
“在乾隆十六年,我们社前村的赖氏烟行所产条丝烟因品质卓绝获乾隆皇帝御赐‘烟魁’殊荣,赖氏族老便决定在元宵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名为“出魁”,寓意获得钦命,寄托人才辈出的愿景......”龙岩市永定区辰卷烟零售终端店铺诚礼品商行的店主赖国海声情并茂地向游客们介绍活动的由来。作为土生土长的抚市镇社前村人,在传承和弘扬“走古事”非遗文化上,赖国海从不含糊。
辰诚礼品商行位于抚市镇镇中心,是观看“走古事”民俗活动的绝佳位置。每年的元宵节,他都早早准备好零食、茶水为前来观看活动的游客提供便利,并向来来往往的游客热情介绍“走古事”活动的由来。
据赖国海介绍,从他记事起,不管是平时还是元宵节,家里的父辈们也总是这样热心地为过往的游客提供便利,游客们来来往往,父辈们口中的“走古事”非遗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岁月更替,如今赖国海也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父辈”,成为了故事的讲述人。在赖国海看来,传承和发扬这项非遗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几乎每个抚市人小时候都参与过‘走古事’的角色扮演,这是长辈对我们成长的寄托和期盼,也是我们挥之不去的美好成长记忆。我们每个抚市人都是‘走古事’的参与者,也是传承者和守护者。”赖国海说道。
图为“烟魁”牌匾。龙岩市永定区局(分公司)简欣欣供图
随着时代的更替,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也是一项必答题。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抚市“走古事”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合。随着年龄的增长,赖国海与宗族里的同龄人渐渐成为了“走古事”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时代元素,比如角色扮演上,在保留原有的桃园三结义、五虎将、六国拜相、八仙过海等传统角色外,紧跟潮流让参与者自由选择热门电视剧里的角色,如甄嬛、白子画等;在巡游题材上逐渐融入普法宣传、乡村振兴等主题方阵。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宣传,组织志愿宣讲队,积极运用新媒体直播、拍摄短视频等形式,依靠网络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走古事”并参与进来,让百年民俗焕发青春气息。
图为抚市“走古事”队伍中“白蛇传”角色装扮。龙岩市永定区文体旅游局阙芳供图
从乾隆年间到新时代,“古事”和“今事”相互交融。抚市“走古事”承载着客家人敬天法祖的虔诚,更见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作为青年一代,赖国海也将持续为传承和守护这项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巫桂琴)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