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将青年人才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积极探索多元化、全方位的青年人才培养路径,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激发青年队伍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源头活水”。
思想筑基 双能并进
在灵宝市朱阳镇一片生机勃勃的烟田之上,晨曦微光中,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身影格外醒目。他们蹲在田埂旁,手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烟叶生长的珍贵数据。这些年轻人正是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刚刚成立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此刻正全身心投入首次实践课——烟田跟班学习。
为破解青年员工“本领恐慌”,构建青年人才中长期培养体系,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探索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35岁以下青年员工为主体,建立“1+5+N”学习体系: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按业务条线划分5个学习小组,通过“集中授课+分组自学+实践促学”模式,形成理论学习闭环,系统性提升青年干部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实践本领。
“这次专题培训真是太实用了,让我对公文写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拓展了写作思路,掌握了写作方法。”青年员工武秦漾在接受培训后说道。
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一改“大水漫灌式”的培训模式,依托“问题导向+精准滴灌”的方式,针对青年职工综合能力较弱、业务理论欠缺等工作痛点,在课程设计上“对症下药”,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授课,从公文写作、创新管理、技能鉴定、新媒体制作、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直击当下青年职工的知识盲区,靶向攻坚破业务瓶颈,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图为开展青年员工技能培训。
师徒相承 薪火育才
“师傅的笔记本就是我通关的秘籍!”刚转岗客户经理的刘益甫翻开密密麻麻的工作手账,里面记录着“师徒结对”的点滴成长。这个00后大学生至今记得第一次独立拜访零售户的窘迫。“当时盯着库存表大脑一片空白,多亏师傅用‘三看三问’破冰法带我破局。”刘益甫说。如今他已能娴熟运用师傅传授的“一刻钟拜访”工作法,客户拜访效率大大提升。
以师带徒,薪火相传。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从烟叶、卷烟、专卖、综合管理四个条线选拔出一批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作为师傅,与青年员工结对,围绕“提素养、传技能、帮思想、带作风”四个方面带教,“一对一”为徒弟定制成长规划,“手把手、面对面”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提升履职能力。
“今年的‘师带徒’工作,我们在以往业务条线开展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管理条线,规划了4个领域8个培养方向,实现了业务全覆盖、青年员工全覆盖。”党建人事科负责人朱媛媛介绍。
图为“师带徒”现场传授经验。
多维激励 竞合争先
“能够登上‘荣誉殿堂’,我特别激动。我要以此为动力,尽责担当、拼搏进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再立新功。”站在单位的荣誉长廊下,“全省系统专卖管理数字建模能手”王思涵诚恳地表示。
设立“荣誉殿堂”,让优秀青年人才干事有劲头、成长有奔头,是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举措之一。
致力于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争先创优源动力,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优化“1333”选人用人机制,建立“1+4+N”绩效考核体系,将能力、实绩、贡献等作为选人用人和考核评价指标,推行业绩排序和“红黑榜”公示机制,以红榜晒成绩提士气,用黑榜亮问题作鞭策,营造出青年员工乘风破浪、竞相进步的浓厚氛围。
聚焦综合业绩提升总体目标,出台绩效考核正负面清单,激励引导青年员工提高业务技能,争创一流业绩,在技能竞赛、业务攻坚、创新管理等重点领域挑大梁、当主角、显身手。
如今,青年员工们在青年理论小组学习、“师带徒”模式和激励机制的推动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灵宝烟草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未来,他们将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朱媛媛)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