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2025中国科幻大会点燃首钢园星际之火

2025年03月31日 18:44:43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张永超

中国城市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张永超)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四高炉举行,首钢园百年工业钢铁熔炉与炫酷科幻艺术场景完美融合,引得关注无数。

融合虚拟现实XR、裸眼3D、沉浸式空间投影等技术,结合高清晰度渲染影像,具身智能技术让“幻幻”从数字人走向现实……开幕式在《我们·智慧·AI》科幻主题秀中正式拉开大幕。

据悉,中国科幻大会于2016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已成功举办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坚持创新自信、文化自信,以科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厚植创新文化土壤;坚持“以会促产,以会兴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见证并推动了科幻与科技、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共进,已经成为国内独具规模化、前沿性的科幻行业盛会。

image.png

202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开幕式,双方签署新一轮《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深化部市合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产业发展“北京范式”。北京科幻产业五周年宣传片也多维度地展现了北京科幻产业五年来的辉煌成就。

“从中国科幻大会百场专业论坛和百个项目落地的精彩瞬间,到科幻产业集聚区的华丽蝶变,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场景,直观地呈现了北京科幻产业的雄厚实力和广阔前景,传达北京科幻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震撼和令人振奋的喜悦,展示北京科幻产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向着全球科幻产业的巅峰攀登的磅礴动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北京市集聚了近800家科幻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达480亿元以石景山首钢园为代表的科幻产业集聚区加速成形,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年是部市推进下一步长期战略合作的关键时期。开幕式上,“科幻合作伙伴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开展该计划,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引导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强科幻产业宽领域、全链条布局,为北京科幻产业走向世界注入强大动力。

首批启动的科幻合作伙伴为5家推进中项目,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大楼在石景山区揭牌,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首钢园,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电竞产业年会在四高炉举办,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文化应用基地创建。

中国首部在太空拍摄的实景电影《窗外是蓝星》,于2024年7月通过国家电影局备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创作拍摄。影片通过太空视角的地球画面(如极光、山脉、海洋等),以及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场景,如科学实验、太空健身等,带领我们沉浸式体验中国人的太空旅程与航天员真实的内心世界。

“科幻·中国”大咖说是开幕式上设置的特别环节,现场通过青年企业家史晓刚、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窗外是蓝星》导演朱翌冉的交谈,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科幻“大咖”对实现科幻与科技的激情碰撞的看法,畅谈中国科幻的未来之路。

“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载人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都可以成为科幻故事的素材。例如,《流浪地球》中举全球之力拯救地球的情节,正是中国价值观在科幻中的生动体现。”刘慈欣说。

“当我们的飞船一次次升空,当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实验,这些现实中的突破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创作者的灵感。科幻与科技的“双向奔赴”,本质上是人类想象力与实践能力的相互馈赠。”朱翌冉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为持续营造科幻产业发展生态,《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深度解读了中国科幻产业年度现象与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率先应用,一批未来应用场景在石景山首钢园加速落地。在开幕式上,“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也正式揭牌,使北京科幻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成为创新试验的前沿阵地、政策先行先试的理想沃土。

责任编辑:乔妙妙
  • 科幻片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