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卷包车间内,持续不断的设备轰鸣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乐章。在这乐章里,总有这样一个身影,专注于包装设备维修与技术创新,精心维护包装设备的高效运行,不断完善包装设备的技术工艺水平,他就是卷包车间包装维修资深工匠、高级维修技师刘宏志。
他是扎根一线的“设备守护者”。自1988年进厂,刘宏志便一头扎进包装设备的世界。面对复杂的设备构造与繁琐的操作流程,他没有丝毫退缩。为了摸透设备“脾性”,他每日最早到达车间,开启设备巡检,仔细检查每一颗螺丝、每一条工艺线路,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隐患。设备运行时,他侧耳倾听,从设备的轰鸣声中辨别异常,凭借着这份专注与执着,他很快从学徒成长为厂里人人信赖的技术大师。哪台设备“咳嗽”一声,他搭耳一听就知道毛病在哪儿。 “刘师傅,您为什么总能听出毛病?”年轻的维修工黄世焱发出疑问。刘宏志开玩笑说:“设备其实会说话,关键在听懂它的心跳。”凭着精湛的技术,刘宏志也成为了设备“急诊医生”,每当遇到疑难杂症,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义无反顾赶到现场,将问题解决掉。
他是攻坚克难的“技术尖兵” 。2023年,产品“精美化”铸造项目启动,卷包车间多组高龄化包装设备迎来严峻考验。很多人都心存疑惑:“这能成功吗?”刘宏志用实际行动给出一个完美答卷。针对小透外观问题,他带领团队反复试验,对“侧封烙铁控制凸轮高速轨迹”等进行改进。那些日子,车间里设备的轰鸣声几乎从未停歇,刘宏志和团队成员日夜坚守。饿了,就吃几口盒饭;累了,就在车间角落稍作休息。终于,他们成功实现精美化改进,降低故障缺陷率,完成5台设备的“精美”外观改造。
他是质量和效率的“忠诚卫士”。随着多种品牌出口免税卷烟生产任务加重,税票机问题频出,导致产品质量和效率都无法保证。“我来想办法解决!”作为维修组长刘宏志毫不退缩,带领团队挑战技术难题。为实现首台细支税票机改造生产,他们在设备旁日夜钻研,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当成功完成改造,设备正常运转发出稳定轰鸣声,能优质高效保障出口产品生产计划时,刘宏志和团队成员脸上露出欣慰笑容,这是他们在设备轰鸣中奋斗的成果。
“有问题就要解决,只要肯用心钻研,没有什么难题解决不了的!”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在新品芙蓉王(绽放)、芙蓉王(锦绣)试制投产期间,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新材料的使用,对设备的适应性要求更高。针对烟支滤嘴端粘连问题,他带领团队设计清洁装置,在设备边反复测试,反复调校,最终问题得到完美解决。同事们对他这种执着的精神,都敬佩不已。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团队对设备24小时不间断调试,解决了小透、条透精美外观的调整等8项产品质量问题,为芙蓉王(绽放)、芙蓉王(锦绣)上线保驾护航。
他是匠心传承“播种者”。“师傅眼里容不得0.1毫米的误差,嘴上从不说大概、差不多。”年轻的维修工邓峰深深记得芙蓉王“绽放”和“锦绣”新品调试时,小盒有划痕,众人经过调校后,划痕得到大幅度改善,但仍有一丝微不足道的印痕,大家觉得无伤大雅。但刘宏志却说:“有就说明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不明显,那时间一长呢?”大家哑然,正是他这种严谨,苛求完美的追求,最终发现并彻底解决问题,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他的精神,影响和激励鼓舞着年轻一辈。到如今,他带出来的徒弟,很多已经在各自领域上,担起重任,成为骨干。
三十七年岁月,光阴染白了他的鬓角,但那双眼睛依然如青年般明亮。从初出茅庐的新手到“行走的维修手册”,他用汗水与智慧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在时代长卷中镌刻下自己的印记。(文:蒋渊心 摄影:罗翔、李赞)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