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守护氤氲烟火的“流动普法摊”,是暖心守护群众利益的“法治能量站”,也是为缤纷童心保驾护航的“校园小巴士”……近年来,建德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持续探索更接地气、更有朝气的普法形式,让“浙”里春天法味浓郁、生机盎然。
暖意融融的“流动普法摊”
精雕细琢的麦秆扇,细腻鲜美的白嫩鱼丸,粘稠浓郁的天然梨膏……丰富多样的非遗技艺和传统小吃一齐出现在建德市三都镇的春日街头,吸引了不少村民流连忘返。
原来,这是三都镇一年一度的“二月半”非遗文旅市集,地方物产与非遗文化在这里交流汇聚。在人流涌动的市集中,建德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开设的“移动法治课堂”人气十足,与热闹活跃的经济氛围相得益彰。只见身穿志愿服务红马甲的普法志愿者向摊主们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小小的摊位也需要遵守一些经营规范,不仅要遵守食品质量规定,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不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还要遵守卫生和安全管理要求。”
此外,普法员们还向赶集群众发放了烟草专卖法律知识手册,普及烟草法律法规,还现场演示如何通过触摸烟盒质地、查看防伪标识等方法辨别真假卷烟。“您看这个卷烟包装的烫金工艺,真烟的光泽感更强,往往会有3D感,而假烟的印刷通常模糊不清。”大家听得全神贯注,有人连连称奇,有人掏出来手机拍照记录要点,表示今后在买烟的过程中要多留个心眼。
精准补给的“法治能量站”
为了守护广大社区居民的“钱袋子”,一场以“防诈护民”为主题的“法治茶话会”正在建德市梅城镇千鹤社区活动中心举行。
“之前我就总是接到电话,说我的银行账户冻结了,需要输入验证码……”
“还有说我快递丢失了,需要加群才能帮我解决呢!”
“这可不行,收到任何需要输入验证码、密码的短信和电话,我们都要严阵以待,把握不准的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
图为建德烟草普法志愿者在市集向村民讲解鉴别技巧
法治志愿者们结合网络购物、线上交友、投资理财等常见诈骗场景展开讲解,让群众对诈骗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志愿者们还现场演示和教学如何识别诈骗电话、短信的技巧。他们详细展示了查看号码来源的方法,教导居民如何通过辨别对方的语气和内容来鉴别诈骗电话,以及怎样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在讲解结束后,志愿者们还耐心地教大家设置手机防骗功能,如下载国家反诈中心软件、开启陌生号码拦截、设置支付密码等,这些实用的操作技巧,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反诈墙”。
为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诈骗形式,近年来,建德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探索普法治理工作体系,精心培育一支由专职法务管理员、兼职普法联络员、普法志愿者组成的“香溢”普法队伍,探索生动活泼的普法方式。用心打造“法治能量站”,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集成服务:设置“法律药箱”,为居民们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编写“防诈口诀”,帮助老人记忆常见“反诈攻略”;发放“维权指南”,解析新型诈骗套路……“能量站”的建设为居民们提供了针对性的法治营养“补给”,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切实举措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呵护新苗的“校园小巴士”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奶茶杯’里藏着什么危险吗?”在建德市梅城镇严州中学的科普课堂上,建德烟草普法志愿者童然向学生们展示新查获的非法电子烟。当课件播放到吸食电子烟引发爆炸导致面部毁容的图片时,原本嬉笑的学生们瞬间安静下来。“长期吸食电子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大脑发育,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听到志愿者的讲解,台下同学陷入沉思……
图为建德烟草普法志愿者带领社区居民共同学习反诈知识
除了讲解电子烟的危害,普法人员还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及电子烟的规定,并强调如发现周边有人向自己或同学销售卷烟、电子烟,要及时告知老师或拨打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举报电话“12313”,向烟草专卖局反映,共同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图为建德烟草志愿者给学生上普法教育“开学第一课”
“今年以来,建德烟草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的“尖兵”作用,精心拓展普法方式,延伸普法触角,把普法宣传融入市场监管服务的各方面、全过程。”建德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朱如亮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以切实举措为构建和谐、健康、法治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童然、金盛)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