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孟军,西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李群刚,杨凌示范区自贸办副主任张健,西咸新区发改商务局局长刘洪涛出席,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八周年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周颖主持。
发布会上,孟军围绕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区建设八周年情况,详细介绍了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亮点。
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八年来,累计形成创新案例985项,其中38项全国推广、106项全省推广。2024年进出口总值2.28万亿元,占全省70%;实际利用外资32.7亿美元,占全省1/3。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列,跨里海班列实现“一日一班”,效率成本优势显著。西安机场开通全货运航线7条,旅客吞吐量达4703万人次,货邮量29万吨。聚焦产业链集成创新,建成跨境电商集结中心,出口二手车7346台;推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西安集成电路规模占全国12%。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成10个海外农业园区,对中亚进出口增长48.1%。未来将深化制度型开放,强化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试点措施推广工作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及风险防控六大领域,其中18条推广至自贸试验区,15条复制推广至全省。”孟军表示,对于30多项试点措施的复制推广工作,陕西省已制定实施方案,推进政策细化落地,并开展摸底调研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各市场主体在应用试点政策遇问题可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确保改革红利释放。
李群刚表示,西安市2024年出台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容错纠错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呈现体现创新破局需求、扩大适用对象范围、程序更加便捷规范等特点。该《办法》实施以来,鼓励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及经营主体积极担当作为、探索创新和改革创新,西安在打造“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制度开放生态方面取得突破。
张健表示,杨凌自贸片区作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2024年在深化经贸合作、构建产能合作体系、创新展示交流方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杨凌自贸片区将落实国家政策,精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助力“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和全球粮食安全。
刘洪涛表示,西咸新区统筹布局秦创原总窗口与“双中心”核心示范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聚、以要素改革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战略合作协同跨区域联动。下一步,西咸新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贯彻落实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实施方案,助力陕西“科创自贸”建设,为陕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释放创新“驱动力”。
当前,陕西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一系列为企业发展添动力、为产业生态赋能的创新实践,汇聚成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未来,陕西将以国家层面《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为根本遵循,积极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章。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