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在坚持保护第一、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和利用,做到有机结合、守正创新,真正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以敬畏之心抓保护,让文物古迹粲然可观。出台《铜川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铜川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等,建立健全财政、公安、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物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全市文物保护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累计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科学编制《耀州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玉华宫遗址保护规划》等,扎实实施玉华宫驻銮崖石窟、药王山庙古建筑群、陈炉古镇古窑址修护等文保项目,为文物保护奠定坚实基础。编撰出版《漆沮遗珍》等学术专著20余部,举办“范金琢玉—耀州窑历代陶瓷精品展”“巍巍堂堂 百代之师—药王孙思邈崇祀文化特展”等各类展览百余场。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被公布为国家工业遗产,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公园等项目入列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项目库。
以珍爱之心抓转化,让非遗传承活力迸发。制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建成铜川特色民间文化与铜川非遗数字资源库,耀瓷烧制、药王山庙会、宜君剪纸、耀州刺绣、金属錾雕等入列国家、省级非遗名录,成功转化非遗项目20余个。编辑出版《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孟姜女传说故事》等非遗类著作50余部,建设铜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铜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打造省级非遗工坊8个,建成各类非遗传习所200余个,培树国家、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百余名,开设非遗小剧场,打造乡村文化小院,开展非遗进校园、传承人上讲台等活动。策划包装“Hi四季 趣铜川”“跟着非遗去旅游”等10余条非遗研学线路,推动花月荟、陈炉古镇、药王山打造了特色非遗民俗体验旅游项目。研发非遗文创品牌产品50余个,“匠心共运”系列耀瓷文创产品荣获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品牌IP授权,耀瓷套装借力“与辉同行”直播间火爆出圈。
以感恩之心抓传承,让革命文物熠熠生辉。实施《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编制《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管理规划》。扎实开展红色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普查,实施陕甘边根据地照金苏区革命遗址、陈炉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等革命文物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与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共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积极推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陈家坡会议旧址等改陈布展,深化观展互动和情景沉浸,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照金纪念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入选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编写《红色照金》校本教材,引导青少年砥砺报国之志、传承红色基因。举办了照金苏区与“两点一存”研讨会、“照金精神”全国巡展等活动,积极打造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课程,形成了以陕西照金干部学院为主体,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红色教育基相互支撑、交流互鉴的党性教育培训格局。(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明铜川)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