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频道稿件中心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环境监测站:多维升级筑牢水生态防线

2025年04月18日 20:16:02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水环境治理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环境监测站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网络优化和服务转型举措,持续推进地表水监测指标扩容与业务拓展,为守护区域水环境、推动水生态持续向好贡献力量,成为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坚实后盾。

监测指标扩容:从单一走向多元,精准刻画水质

曾经,水质监测指标较为单一,难以全面反映水环境的真实状况。礼泉县环境监测站勇于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水质监测从单一指标向多指标因子延伸。一方面,增加现场测定指标,如水温、溶解氧、电导率等,这些参数能实时反映水体当下的物理特性;另一方面,扩充实验室指标测定范围,将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关键指标纳入重点监测。同时,加强全流程质量控制,根据不同河流的特性,动态调整监测项目。如此一来,获取的监测数据更为全面、立体,为科学评估水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从多个维度勾勒出水质的真实面貌。

监测网络延伸:加密与覆盖并进,无死角守护水域

为了提升监测的精准度和覆盖密度,礼泉县环境监测站在监测网络建设上狠下功夫。在横贯礼泉县20余公里的泔河,精心设置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其中包括2个湖库断面;针对泾河,设置入境和出境2个监测断面,实现对重点河流的全面监控。每季度,工作人员都会对这些断面开展水温、PH、COD、总磷、氨氮等指标监测。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对湖库的有效监测,多次租用渔民渔船、游艇等进行水质巡查、采样。对于敏感区域,更是加大巡查力度,精准识别潜在的污染风险点,真正做到了广域环境下的高效监测,让水域污染无处遁形。

技术能力跃升:智能与协作加持,提升监测效率与水平

智能装备的引入和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建立,是礼泉县环境监测站技术能力升级的两大法宝。近年来,集中配备的便携式设备让工作人员在水质采样现场就能实时采集数据,为“测管联动”的快速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助执法大队无人机开展流域巡查和入河口排查,成为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无人机能够深入人迹罕至的河道区域,精准掌握河岸入河口设置及近域水质状况。同时,在国控断面泔河入泾河上游,长期开展人员和车辆巡查,密切监控河流水量和水质。通过这些努力,国控泔河入泾河断面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Ⅲ类,实现了水质的大幅跃升。

业务范围拓展:聚焦雨水口监测,深化服务决策

礼泉县环境监测站在业务拓展方面积极探索,不仅推动业务从单纯的“数据产出”向“服务决策”转型,还在今年新增了对主要入河雨水口雨季的采样监测。平均每年开展2次雨季监测,通过掌握入河雨水水质,加强溯源分析,为大面积精准治理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步强化入河排污口监测,全面掌握河流沿岸取水口设置情况,真正做到对河流水量与水质了如指掌。这些监测成果为后续的水环境治理决策提供了关键参考,切实发挥了监测服务于治理的作用。

未来方向:标准化与赋能同行,持续强化监测实力

展望未来,礼泉环境监测站明确了两大重点发展方向。一是细化标准体系,针对农业面源河流监测等特定场景,完善监测工作规范,进一步强化污染物指标覆盖,让监测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二是推动能力均衡化,通过跨领域设备共享,分局、队站环境管理信息互通,提升薄弱环节的监测能力和业务拓展水平。

从指标扩容到业务创新,礼泉县环境监测站正逐步实现从“数据提供者”向“生态守护者”的华丽转身。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其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环境安全屏障,让礼泉的水更清、生态更美好。

责任编辑:王祥宇
  • 水质指标
  • 礼泉
  • 环境保护
  • 环境污染
  • 时政
  • 水污染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